阅读记录

第141章 过年[2/2页]

大宋枭雄 仙庙的马尔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彩。更别提那穿街走巷、锣鼓喧天的罗汉舞狮队伍!金红相间的“狮子”时而威武雄壮,时而憨态可掬,在“大头罗汉”的逗引下,或登高采青,或翻滚嬉戏,所到之处,人潮汹涌,欢声雷动。
     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卖糖葫芦的、吹糖人的、捏面人的、卖各色小吃零嘴儿的摊贩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鞭炮的硝烟味和人们身上新衣的皂角清香。孩童们穿着新衣,举着风车或小灯笼,在人群中兴奋地钻来钻去。大人们脸上也洋溢着难得的轻松笑容,享受着这太平年景带来的富足与热闹。
     最难得的是,如此规模空前的庙会,连续数日,竟连一起小偷小摸的案子都未曾发生!这得益于王府和府衙的提前周密部署。精锐的府兵和衙役身着便服,混在人群中维持秩序,目光如炬;各处显眼位置更有全副武装的兵士按刀肃立,无声地昭示着法度与威严。百姓们安心游玩,秩序井然,这份祥和,本身就是对靖王治下登州最有力的褒奖。
     当正月十五的圆月升上登州城头,春节的狂欢也被推向了最璀璨的高潮!
     全城的花灯在这一夜被点燃。长街上,千姿百态的彩灯争奇斗艳:栩栩如生的鱼龙灯、憨态可掬的走马灯、精巧绝伦的宫灯、寄托着美好祈愿的莲花灯、硕大无朋的生肖灯……将整座城池映照得亮如白昼,恍如星河倒泻人间。猜灯谜的摊位前围满了才子佳人,绞尽脑汁,笑语连连。
     然而,最令人屏息以待的,是靖王府在城中心广场和海边精心准备的烟花盛典!
     随着一声尖锐的呼啸划破夜空,第一朵绚烂的烟花在墨蓝天幕上轰然绽放!金菊、银柳、火树、流星……姹紫嫣红,流光溢彩,将人们的脸庞映照得忽明忽暗。紧接着,无数烟花争先恐后地腾空而起,在空中交织成一幅幅瞬息万变、美轮美奂的画卷。有的如瀑布飞流直下,有的如繁星洒落人间,有的炸响如春雷滚滚,有的绽放似牡丹盛开。巨大的轰鸣与璀璨的光芒交织,震撼着每一个仰望者的心灵。
     广场上、城墙上、甚至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挤满了观灯赏焰的人群。欢呼声、赞叹声、孩童的惊叫声此起彼伏,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一位须发皆白、被孙子搀扶着的耄耋老者,望着漫天华彩和身边一张张满足的笑脸,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颤抖却洪亮:“活了七十多个年头啦!老汉我,从记事起就没见过这么热闹、这么太平的年景啊!托靖王爷的福!赶上了好王爷,赶上了这做梦都不敢想的好年景啊!”
     这发自肺腑的感慨,道出了无数登州百姓的心声。这份对靖王的感激与爱戴是如此炽热,以至于在烟花散尽、人群将散之时,竟有好几拨激动不已的百姓,自发地涌向靖王府大门,想要对着那紧闭的朱漆大门焚香叩拜!若非王府卫兵眼疾手快,态度温和但坚决地劝阻疏导,只怕王府门前真要香火缭绕了。这份近乎朴素的“神化”冲动,是民心所向最直接、也最厚重的表达。
     登州城的这个春节,在火树银花与万民同乐中落下帷幕。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与欢声笑语,久久不散,如同一个温暖的烙印,刻在了每一个经历者的记忆深处,也昭示着这片土地在靖王羽翼下的安宁与希望。
    喜欢。
  

第141章 过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