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舰舰桥之上的杨靖,凭栏远眺。即使是他,目睹眼前的景象,眼中也不由得闪过一丝惊叹。
眼前的泉州港,其规模与繁华,远超想象!
只见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上,码头鳞次栉比,仿佛巨龙的肋骨,深深嵌入碧蓝的海湾。无数泊位停满了来自天南海北的船只,桅杆林立,密集得几乎看不见水面。身穿各色服饰、语言各异的人们在码头上来回奔忙,号子声、吆喝声、指挥航道的锣鼓声、搬运货物的沉重脚步声……汇聚成一曲宏大而永不落幕的海洋交响乐。
岸上,层叠起伏的屋舍从码头区一直蔓延到远处的山麓。红瓦灰墙,炊烟袅袅,其间点缀着无数富丽堂皇的宅邸、高耸的佛塔(如开元寺东西塔)、圆顶的清真寺(清净寺)、甚至尖顶的基督教堂或犹太会堂!各种风格的建筑和谐共存,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城市无与伦比的包容性与国际化。蔡襄所建、横跨晋江的洛阳桥,如同长虹卧波,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与 奇迹。
这里是“刺桐港”(Zayton),名扬四海!是马可·波罗笔下足以媲美亚历山大港的东方巨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心脏!
码头上堆积如山的货物,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运出的 光洁如玉的景德镇瓷器、色彩绚丽的江南丝绸缎缎、馥郁芬芳的茶叶、精美的漆器、还有书籍、纸张、中药材……这些都是西方世界渴望的东方瑰宝。
运入的:*来自南洋的香料(胡椒、丁香、豆蔻)、象牙、犀角、珍珠;来自天竺的宝石、棉布;来自大食(阿拉伯)的琉璃、蔷薇水、没药、以及各种奇珍异兽;甚至还有来自更遥远国度的古怪玩意。
市舶司的官吏们忙碌地检查文书、征收税赋,他们的存在彰显着朝廷对此地的管理,但明眼人都知道,真正维系这座港口运转的,是那看不见的、由金钱、贸易和潜规则织就的巨大网络。而昌隆社,无疑是这张网络上最粗壮有力的一股脉络之一,其在此地的分号规模宏大,影响力无远弗届。
泉州,不仅仅是一个港口,它是一个微缩的世界,一个流淌着黄金与机遇,同时也隐藏着暗流与风险的国际大都会。杨靖选择此地作为南下的重要一站,其深意,绝非仅仅让家人领略南国风光或巡视产业那么简单。
庞大的靖王船队缓缓驶入专属泊位,其巍峨的舰影顿时吸引了码头上无数道目光——好奇的、敬畏的、探究的、乃至不怀好意的。新的故事,必将在这片极尽繁华、也暗藏漩涡的热土上,悄然展开。
喜欢。
第142章 泉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