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1章 陈青天又缺钱了[2/2页]

大明伪君子 张三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四十五座房屋。
     再次硬生生的未让一人冻饿而死,实乃国朝奇迹。
     然而奇迹的背后,银子也花海了。
     一次水灾一次雪灾,大户那坑来的银钱愣是花出去一半还多,就这还不算未付给薛家的三千两粮钱。
     陈青天又缺钱了....
     毕竟收买人心要花钱,邀买名声也要花钱。
     没钱他就是有心,也什么都做不了。
     然而这次已经不能再薅那几家大户了,人都是有底线的。
     程家虽然有些家底,可人去屋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案子根本无法定罪。
     一日不曾定罪,家产自然也不能充公。
     可官儿缺钱了,怎么办?
     陈牧的目光放到了宁家头上。
     本县有六大户,分别为
     薛家、赵家、鲁家、段家、徐家、宁家。
     其中赵家最先被被坑过,最先捐了银子
     薛家这次救灾也出了大力。
     鲁家,段家,徐家上次已经薅惨了,再榨油水必然适得其反。
     最后剩下的便是这宁家!
     这宁家在六大户中排行最末,可若论财力,也就薛家能稳稳压过一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盖因其靠的酿酒发家,所酿醉月清烈酒行销长江以北,特别是蒙古辽东。
     这些年来赚的钱海了。
     陈牧之前并未找其麻烦,一则是因为没有把柄在手,二来也是留个靶子转移一下仇恨。
     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也。
     要不然大户团结一起,他这个县尊也做不踏实。
     这次赈灾县中其他几个大户都出了钱出了力,陈牧投桃报李不但在免税上大开其门,更是亲笔题写了匾额送了过去。
     眼下正是自己与大户关系正浓之时,现在处理宁家,倒是时机正合适。
     因为有人举报,宁家涉嫌私酿。
     酿酒需要粮食,而粮食乃国朝命脉根基
     故此大明律明文有载,酒坊需“报官纳课”。
     按定酿酒,不得私自酿造。
     当然大明律规定的多了,后世事实上早已放开,只要商税照缴,谁管你酿多少。
     毕竟对于官儿来说,粮税天大的事,乃是考成的重中之重。
     但是这条条文可并未废除,而且国朝早有先例,值大灾之年,地方官可援引《大明律·户律》中的条文,禁止私酿,违者“鞭答五十,酒醋没收。”
     现在陈牧就要用这个前朝的律法,惩治一下本朝的大户。
     打定主意陈牧立刻命人喊来吴德昭以及郑三槐,毕竟发布公告是大事,总要商量着来。
     二人很快来到后堂,相互见过礼后陈牧长叹一声,满面愁容
     “如今虽然大雪暂歇,河水封冻,灾情有所缓解”
     “可眼下静乐的存粮也就将够灾民用到夏收,若发生一丝意外都恐生事端”
     “故此本县决议援引大明律,从即日起禁止私酿,以杜绝粮食浪费问题”
     “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吴德昭和郑三槐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的无奈
     陈牧找他们俩来的心思昭然若揭,可作为佐贰官他俩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齐声附和
     “大人所言极是,下官赞同”
     县衙官员商量后的决议,就是彻底的官府行为,与个人再不相干。
     古往今来,不外如是。
     “好,既然都没意见,那本官这就出具告示”
     陈牧提笔亲手写了封告示,盖上知县大印,还十分贴心的将生效时间延后一天。
     一边命人将其张贴出去,一边给这二位派了个差事。
     “县中有不少酿酒大户,本县不能不教而诛,故此还得劳烦二位走一趟,将县衙的决议传达一下”
     “免得突然禁令,使商户蒙受损失。”
     俩官儿心里怒骂:你就给了一天的时间,能不能有损失心里没数么?
     当然也就心里骂骂,嘴上还得是县尊仁德云云、
    喜欢。
  

第191章 陈青天又缺钱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