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7章 真义了[2/2页]

大明伪君子 张三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吴锦万分不理解,怎么不过转瞬之间,自己这个大外甥就跟换了个人似得,一直以来斩草除根的想法,说变就变了?
     “忠义,你......”
     他还想在劝,却被陈牧抬手阻住了话头,诚恳道:“叔父,冤有头债有主,薛明宗已死,其只有一子,除了也就除根了,就不枉造杀孽了”
     “叔父,你也不想看侄儿变成心狠手辣,草菅人命之徒吧”
     几句话给吴锦顶的直哼哼,大太监直勾勾的盯着他,好半晌才长叹一声,徒然道:“算了,各人有个人的缘法,强求不来,只要你以后,不后悔就好”
     “叔父放心,小侄明白”
     “哼,好自为之吧”
     吴锦心灰意懒,也没再谈下去的必要,起身就要离开,不想却又被陈牧叫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叔父且慢,还有一事”
     “什么事?”
     陈牧连忙将樊夫人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并取出那账册递了过去,躬身道:“叔父,樊重为救我而死,其遗孀有冤侄儿不能不管,只是其事涉宫廷,实在难以施展”
     “如今薛明宗已死,可将罪责都推道他身上”
     “劳烦叔父回京之时将樊家嫂子带入进城,送她去敲响登闻鼓。”
     吴锦随手翻了翻账册,又上下打量他几眼,道:“你确定要如此?敲登闻鼓不是小事,前后因果必然会查,咱家不可能欺骗陛下”
     “此事牵扯极大,一旦陛下因此事雷霆震怒,对你而言可未必是好事”
     陈牧迟疑了一下,还是点头道:“确定”
     “这种惨案既然我知晓,就不能当不知道,陛下那里叔父如实说就好,相信陛下英明,必然能体谅小侄的苦衷”
     吴锦深深看了他半晌,越发觉得这个外甥与以往的不同,难道大仇得报,还真能性情大改不成?
     陈忠义,还真忠义了。
     咄咄怪事。
     “也好,那她就随咱家进京,到时候咱家会先行禀报陛下,一旦批准便命人带他去敲登闻鼓,但是若陛下雷霆震怒,连咱家也要受其连累,这女子我也保不住”
     “叔父放心,我这有个好宝贝,必然能哄的陛下龙心大悦”
     说话间陈牧从怀中取出彻辰汗写来那信,双手展开给其查看。
     “嗯?”
     “嘶,这是?”
     吴锦直勾勾的盯着那印章,一瞬间仿佛看见了无数的宝贝。
     关于传国玉玺的失传,天下间传言极多,不过最多的便是两类。
     其一毁于后唐末代皇帝李从轲之手。
     其二便是被元顺帝带去了北元,可谁也没见过。
     不管是哪种,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世人知道的是,大明开国肯定是没有传国玉玺的。
     洪武大帝一个破碗起家,十余年间驱逐鞑虏,克定中原,收服燕云十六州,古来得位之正,未尝有也,
     可缺少了传国玉玺,在世人心中,总觉得差了那么一块。
     如今准确消息突如其来,吴锦都能想象得到皇帝陛下狂喜的表情。
     “忠义,这是真的?”
     陈牧点头又摇头,道:“叔父,信是真的,印是真的,然而是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小侄不敢妄加评论”
     “是啊,这等大事,岂可轻言而定呀”
     “多谢叔父体谅”
     陈牧见其从狂喜中恢复过来,立刻进言道:“如今此玺就在彻辰汗大帐之中,叔父回京后可面禀陛下,如果能再派二十万援军,我陈牧有五成把握将彻辰汗留在山西”
     说来说去,话题又转了回来,陈牧还是放不下他那个立下盖世奇功的想法。
     在草原上,想抓住蒙古大汗,不说天方夜谭,也堪比痴人说梦。
     如今这位没去一马平川的京畿重地而是选在了山西,实乃天赐良机,陈牧左思右想,还是想再努力一把。
     吴锦闻言脸色一沉,手掌颤抖一下,真想扇他一巴掌
     “五成?还要二十万?
     “你也真敢张嘴!不怕撑死你”
    喜欢。
  

第327章 真义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