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陈牧倒吸一口凉气,讶然道:“你是郑巡抚之子?”
“正是”
“真孝子也”
陈牧感慨不已,浙江金华距此何止千里,这青年恐怕是接到消息第一时间就赶了过来,否则根本不可能此刻便到了山西。
那时节奔山西而来,几乎与送死无异。
没有人不喜欢忠臣孝子,陈牧也不例外。
“郑公子,令尊遗体并不在此,据说当时被彻辰汗下令安葬在了别处,只是如今还不知具体地点。”
郑奇脸色一变,心头却也莫名一松,毕竟能入土为安,总好过横尸于,此无人收敛。
“多谢陈抚台,学生知道了”
陈牧点点头,开口道:“嗯,郑公子,此地还未曾重建,你还是随本抚走吧,有令尊消息,也好第一时间通知你”
“这...”
郑奇犹豫一瞬,很快便拱手道:“学生领命,多谢抚台”
.........
陈牧在太原看了一圈,很快便率队返回了静乐,在县衙碰见接出来的两位布政使。
“两位,数日过去,鲁家之事可有进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韩晃和于光面面相觑,都是一阵无语。
这位巡抚大人出去一趟,来回不过四日罢了,就这么几天能有什么进展?
不过这二位都是老官了,自然不会直接说没有,否则年轻巡抚非找麻烦不可。
“抚台,命令已经传达各府各县,在押人犯都在路上,相信过几日便会来到”
陈牧点点头,轻轻揭过此事,来到大堂座好,命人敲起了“聚将鼓”。
所谓的聚将鼓,其实就是原本县衙门前的鸣冤鼓。
陈牧自从掌军之后,对击鼓聚将这事莫名的痴迷,因此特意将之赋予的新的功能。
只要听见鼓声,如今静乐城中的各个官都要来大堂集合。
聚将鼓,此刻聚的是官。
很快,草台班子各位官员,大大小小呼啦啦不下二三十号,县衙大堂一时竟然有些拥挤。
陈牧换好官服看着堂下的一群青绿,在低头看一眼身上的绯红,心里莫名的有些舒爽,随之又有些感伤。
“记得去年第一次穿官袍时,青儿还在,也不知那丫头现在怎么样了,也不说来封信……”
此刻的他还不知道,青儿姑娘就快回来了,而且是以一个他绝对想不到的身份。
堂下官员中,多了两位陌生的面孔,陈牧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两位按察使到了。
分别是新任山西按察使郑维藩和大同按察使沈观澜。
陈牧忙起身拱手:“两位前辈远来辛苦,未及远迎,陈某之过也”
二人不敢托大,连忙回礼,各叙身凭后,陈牧惊讶的发现,这郑维藩居然还是他老乡。
郑维藩,字屏翰,洪德十三年进士。年四十二,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人。
有道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陈牧立刻闪身而出,深鞠一躬:“前辈在上,受晚辈一拜”
郑维藩惊的后退一步,反应过来连忙双手相搀:“抚台快起,折煞下官了”
四手相交,紧紧相握,有些事已不需明言。
“前辈,今日公事过后,还请移步后宅,晚辈手上有一坛二十年的秋露白,正可一叙乡情”
“多谢抚台,下官宦游多年,有十年未曾饮过家乡酒了”
一通寒暄过后,陈牧收拾好心情再次回望堂下众官道:“今日击鼓招诸位前来,只有一件事”
陈牧脸色渐渐沉了下去,那张年轻的过分的面孔上,悄然浮现一抹肃杀之气。
“本抚这次去了趟太原,以王命旗牌斩了阳曲县新任县丞侯震,诸君可知为何?”
“就是因为此贼居然私盗赈灾粮,施清水与百姓,致使太原幸存百姓怨声载道,几近激起民变”
喜欢。
第334章 孝子登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