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7章 谁在写我[2/2页]

灵案玄机录 一米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顾尘望着那三件并列的物品——两块怀表,一份未完成的报告——嘴角缓缓扬起一丝近乎悲凉的弧度。
     “你想让我记住你?”他轻声说,“那就别躲了。”
     “来读我写的字。”夜未眠。
     城市在凌晨的冷雾中蜷缩,街灯如垂死的星点,一盏接一盏熄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安全屋内,空气凝滞得仿佛时间也被冻结。
     顾尘没有动,他的目光仍钉在那三件并列的物品上——两块怀表,一份报告。
     它们像祭坛上的供品,静默中蕴藏着某种不可言说的仪式感。
     他等的不是黎明,而是那个“它”。
     从写下那份伪造报告的瞬间起,顾尘就知道,自己不再是猎手,而是诱饵。
     真正的猎人,从来不会主动现身,它只会回应“确认”——那是一种根植于系统底层的反射机制。
     于是他伪造了“清除”与“重置”,用最锋利的谎言刺向那个潜藏在记忆褶皱中的存在:你赢了,我已经死了,容器可以重启。
     他知道它会来。
     监控盲区是刻意留出的破绽,如同蛛网中央的空隙,专为引诱飞蛾扑火。
     而那微量水晶粉末,是从归墟残卷残页中提取的“灵识显迹剂”,唯有意识体接触实物时,才会在空气中留下几不可察的微光轨迹。
     普通人看不见,机器也难以捕捉——但它存在,像呼吸的余温,像梦醒后的颤栗。
     次日凌晨3:18,监控画面突然跳帧。
     红外影像显示,安全屋档案室角落的空气出现轻微扭曲,仿佛水波荡漾。
     一个模糊的身影浮现,轮廓介于人与雾之间,动作却精准得如同预演过千遍。
     它没有翻找,没有迟疑,径直走向桌角那叠文件,抽出那份《补充报告》,指尖在封面上停留了0.7秒——像是在确认笔迹的真实性。
     然后,它消失了。
     不是逃离,而是溶解。
     如同墨滴入水,无声无息地退入不可观测的维度。
     顾尘在第一时间启动追踪。
     他戴上特制的滤光目镜,视野瞬间被一层幽蓝覆盖。
     空气中,细若游丝的红光如蛛网延展,从档案室门缝蜿蜒而出,穿过走廊、楼梯、地下车库……轨迹竟一路指向他位于城西的老公寓。
     “不是随机藏匿点。”他喃喃,“是归巢。”
     当他推开公寓门时,屋内一切如常。
     窗帘微动,咖啡杯还留在桌上,昨夜未喝完的水泛着陈旧的光泽。
     可他的目光却死死锁住书桌抽屉——那个他从未上锁、也从不存放私密物品的抽屉。
     此刻,它微微敞开一道缝。
     里面躺着一本黑色封皮的日记本,皮质陈旧,边角磨损,像是用了多年。
     但顾尘清楚记得,自己从未买过这本书,更从未写过日记。
     他蹲下身,没有立刻触碰。
     手指悬在半空,像在测量某种无形的距离。
     他知道,这不是证据,而是对话的开端。
     一场跨越二十年、以记忆为纸、以意识为墨的书写战争,终于从暗处走到了台前。
     他缓缓取出日记本,封底无字,扉页却赫然写着一行字:
     “我知道你在读,所以我先写了你。”
     笔迹是他自己的——每一个转折、每一处顿笔,甚至墨水渗透纸张的深浅,都与他日常书写分毫不差。
     可那语气,冷静得近乎残忍,仿佛一个早已看透结局的旁观者,在宣读命运的判决书。
     他翻到第二页。
     密密麻麻的记录,精确到分钟:三年前某夜他独自走访殡仪馆的时间、昨晨在便利店买咖啡时多看了一眼新闻标题、三天前他梦见母亲哭泣的细节……甚至包括他在安全屋写下伪造报告时的心理活动:“他相信自己在设局,但他忘了,布局本身也是被预设的。”
     最后一页,空白。
     但就在他凝视的刹那,纸面中央缓缓渗出墨迹,由淡转深,字迹浮现:
     “你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很好。现在,回答我:如果你的记忆是假的,你的选择还属于你吗?”
     话音未落,他口袋中的两块怀表同时震颤。
     金属外壳发出低频嗡鸣,表盘上的倒计时骤然跳动——
     03:40:00
     距离下一次“同步”,仅剩两小时。
     顾尘坐在黑暗中,手中紧握那本日记,指节泛白。
     窗外,钟楼的阴影缓缓爬过窗棂,像某种古老计时器的指针,正无声倒数着一场不可回避的重逢。
     而他的书桌抽屉深处,一瓶无色液体静静躺着,标签模糊,仅余几个残字可辨:
     “……显影……归墟……”
    喜欢。
  

第307章 谁在写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