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中的威信。
还可以利用高杰的死,引导部下对清军的仇恨,留在军中统一调度,不论是出兵河南或者山东,同各地义军连城一片,定有一番作为。
但史可法顾忌名声,不愿收高元爵为义子,令高元爵认原监军太监高起潜为义军,引得高杰部不满,之后便重新回到兖州。
因为史可法的臭棋,致使高杰部几万人马形不成统一的调度,各将领之间彼此不服,清军一南下,就是纷纷投清,面对明军展现出极强的战斗力。
由此可见,邢夫人也是识大体,且富有智慧之人,因为可以从邢夫人身上寻找突破口,现在高杰没死,许定国也被祭了旗,睢州之变是不可能发生了。
送个干爹过去自然是行不通了,必须派一个有威望,且能代表自己的人过去,朱慈烺扫视一圈,又看到了吴长喜。
吴长喜在江南办的差都不错,不管是传信唐王还是前往长沙寻人,都做的非常好,作为东宫典玺太监,的确能代表自己。
在一旁伺候的吴长喜看到太子的目光过来,联想到先前参谋部的讨论,不禁有种不好的预感,这才回来没多久,难道殿下又要派他出差?
最终,确认由吴长喜代表朱慈烺,前往泗州招抚高杰部,军机大臣兼内阁大学士堵胤锡请命一同前往压阵。
朱慈烺放心不少,原本历史上堵胤锡独身一人可以劝降几十万大顺军,对付一个高杰问题不大,况且背后还有十万大军做后盾。
徐州距离泗州大约有一百八十里,原本明军急行军一天一夜可行一百五十里,朱慈烺改良四轮马车之后,一天可达泗州。
第二天一早,堵胤锡和吴长喜乘坐四轮载人马车,在一百锦衣卫,两百骑兵的护送下,往泗州赶去,前去招抚高杰。
此刻已经是腊月二十五,距离过年还有五天,明代春节被称为正旦或元旦,其风俗已经和后世相差无几了,是这片土地最重要的节日。
这也是朱慈烺穿越而来之后,过的第一个年,看来要在徐州过了,原本朱慈烺曾打算在年前赶到南京登基,现在却实现不了。
在济宁的内阁更着急,一旦过了年,朝廷文书和公告该怎么书写,因为朱慈烺没有登基称帝,也就没有年号,商议之后,按照礼制只能继续使用崇祯年号,即崇祯十八年。
这样下来,即使朱慈烺登基称帝,按照朝廷的惯例,过一年才能使用新的年号,对此朱慈烺倒是无所谓。
此刻大地已经被雪覆盖,整个徐州城内白雪皑皑,朱慈烺身穿便服,在几个侍卫的陪同下走在街头,城中已经有了一些节日的气息。
虽然连年战乱,百姓的日子过的很艰苦,也是要过年的,这是中国千百年来不可磨灭的习惯,也算是唯一的心灵藉慰。
(PS:这是我写的第一本小说,数据不是太好,很多作者这种时候已经切书了,但是只要有一个读者,我就不会放弃,保证每天两更,后面设定的剧情还有很多,大家可放心观看,有什么不足要及时指出呀!每一条评论我都会看,谢谢各位的陪伴!)
喜欢。
第260章 招抚之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