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本应是欢庆上元佳节之时,然而此刻,整个长江流域却弥漫着战争的紧张氛围,长江以北的消息如同被厚重的幕布遮蔽,半点也无法透至南岸。
长江北岸的清军大营如同一片乌云,牢牢盘踞在长江北岸的浦口,而更令人忧心的消息接踵而至,驻守扬州的刘泽清部,竟率领近五万士兵宣布归降清军。
原本还抱有一线希望的南堂,此刻彻底陷入了慌乱之中,议和之事再无人提出反对,朱由崧内心对于议和的条件一降再降,甚至觉得称臣也并非不可接受。
这时,西边却传来了好消息,左良玉接受了朝廷的任命,率八十万大军来南都勤王,帮助朝廷抵御北岸的清军。
这一消息让南堂重新有了抵抗的信心,左良玉顿时成了活菩萨一般的人物,整个南京城都在期待着左军的到来。
五月十八日清晨,左军前锋终于抵达南京外城的凤台门之下,左梦庚带着几个左军将领,报上名号之后,便要求带兵入城。
自古以来,要是勤王的军队进入都城,那多半是将领叛变了,城墙上的守军不敢怠慢,急忙上报了守备总督史可法。
史可法一听知道左军这是要博取更大的好处,于是请示弘光帝之后,带着十万两银子,亲自来的凤台门之上安抚。
左军收到从城墙上用吊篮运下来的银子之后,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将朝廷封将左良玉改封为宁南王,手下几个大将全部封国公。
史可法一听断然拒绝,大明开国以来,还没有封活人为异姓王的先例,这要求简直是太过分,城墙下的左梦庚见被拒绝,便下令手下士兵开始攻城。
左梦庚一开始就没安好心,于是接连提出苛刻的条件,因为多铎已经答应他,只要立功拿下南京城,就封他做大清第三个异姓王。
好在史可法已经意识到来者可能不善,已经令五千标营增援凤台门,在明军的奋力抵抗下,及时击退了左军的第一波攻击。
但左军并未撤退,随着后续部队的跟进,在西面的凤台门和东面的姚坊门搭建营寨,并挖掘战壕,放眼望去,城门外全是左军的营帐。
消息传到南京城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清军还没攻城,前来勤王的左良玉部却开始攻城,一些人开始弹劾史可法安抚不力,激怒左军。
武英殿内,气氛紧张,朱由崧面色凝重,正严厉斥责跪在殿中的史可法:
“史阁老,你身为朝廷重臣,怎能如此武断专行?左军提出的条件,为何不先上报朝廷,由众卿共同商议?”
史可法抬头,语气坚定:“陛下,左良玉部野心勃勃,其意图昭然若揭,他们必定与清军暗通曲款,所提出的条件不过是缓兵之计,绝不可轻信!”
朱由崧闻言,情绪激动,竟不顾帝王威仪,言辞激烈地反驳:“一派胡言!史阁老,你这是污蔑勤王之师,你有何证据?朕太失望了!”
在愤怒之下,朱由崧下令革去史可法所有职务,将其打入大牢候审,满堂文武百官
第266章 左军叛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