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自二十五日获悉清军攻占临清的消息后,第二军团长高第立即率领军团本部三千人及野战四师,共计一万五千名士兵,紧急奔赴聊城增援。
     济宁与聊城之间相距两百四十余里,在正常行军情况下,亦需五天时间方可抵达,然而,途中突遇大雪封路,严重阻碍了行军进度,致使部队历经五日艰难跋涉,才终于抵达梁山县城。
     自北宋宣和年间宋江率领起义以来,梁山因其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历朝历代皆成为各路起义军据险自守的宝地。
     山东素为民变多发之地,仅自大明开国以来,受明初小说《水浒传》的影响,就有数波义军以“替天行道”为号召,占据梁山以对抗朝廷。
     大顺政权崩溃之后,单县的尘既明与刘国栋两人打着大顺的旗号,率领两千人马与各地士绅进行对抗。
     当他们从单县一路杀到梁山时,手下已聚集了三千多名义军,朱慈烺在稳定济宁局势后,立即派遣京营兵马前去平息各地义军的纷乱。
     李岩亲自率军赶到梁山脚下,并孤身一人上山进行劝降,尘既明和刘国栋被李岩的诚意所说服,决定率领部众下山,接受朝廷的招安。
     他们现在被编入郭云龙的野战六师,还进入了讲武堂军官特训班,如今正乘坐登莱水师的战船前往辽东的海上。
     高第领导大军到达梁山县城之下时,已是深夜,据侦察营回报周围一切正常之后,便打算带领军队入城休整。
     殊不知清军已经在正黄旗汉军都统刘之源的带领下,先一步赶到梁山,梁山知县见清军势大直接选择了投降清军。
     原来刘之源带领两万士兵准备打算前往平阴县阻击济南方向的援军,行至东阿县时竟意外得知了明军主力不在济南,而是在济宁。
     上报多尔衮得到同意之后,急行军赶到了梁山,因为清军比明军出发早,所以先一步赶到梁山,梁山知县投降之后,便设计围剿明军。
     明军正在入城之时,城中和城墙上突然伏兵四起,因为事突然,明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县城旁边的山上也杀出了大量清军伏兵。
     几面围堵之下,军团长高第当场被俘,仅四师长郑泰带领骑兵团和部分步兵团突围而出,此刻炮团还被远远的落在后面。
     郑泰知道,决不能让清军俘虏炮兵团,获得明军的先进装备,于是令步兵团垫后,带领骑兵团直奔炮团而去。
     凭借对地形的熟悉,郑泰找到炮兵团之后,连夜掩护炮兵团进入附近汶上县城,并传信济宁,令其加强戒备,准备应对清军的袭。
     经过此次突袭,第二军团损失惨重,军团长高第被俘,军团本部兵马全军覆没,野战四师仅有骑兵团和一个步兵团七千多人逃离。
     清军因此也缴获了不少手榴弹和线膛燧发枪,第二天刘之源打算带领士兵直接进攻济宁,端了明太子的老窝之时。
     高唐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之后,多尔衮令刘之源紧急撤回

第283章 梁山遇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