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灵祭·道火淬锋
晨雾漫过演武场的青石地时,杨志的铁枪已经在石栏上震出了第三十二道白痕。
他垂眸看着枪尖凝结的霜气,指腹碾过枪杆上凹凸的缠绳。三日前被召入英灵殿时,殿顶的琉璃瓦正映着残阳,天帝的声音像淬了冰的青铜钟:“道宗子弟虽擅术法,却缺沙场搏杀的血勇。此番英灵祭决战,需你为他们磨出三分锋刃。”
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三十七个道袍弟子正拘谨地站在石阶下。为首的青阳子握着拂尘的手指泛白,拂尘尾端的玉坠随着他微颤的肩膀轻晃:“杨将军,我等……”
“拔剑。”杨志的声音打断他时,铁枪突然横扫,枪杆擦着青阳子耳畔掠过,将他身后一株老松的枝桠劈断。松针簌簌落了青阳子满身,他身旁的弟子们惊呼着后退,腰间的长剑却无一人拔出。
“道宗的剑,是用来挂在腰间看的?”杨志转过身,枪尖斜指地面,晨露顺着枪尖滴落,在青石上砸出细小的坑洼,“英灵祭决战,对手是项羽帐下的铁骑,是白起训练的死士。你们这副模样,上去便是送命。”
最年轻的弟子清虚涨红了脸,猛地抽出长剑:“将军休要辱我道宗!我等苦修三十年,术法通玄……”
话音未落,杨志已欺身近前。众人只觉眼前一花,清虚手中的长剑已落在杨志掌心。他屈指弹向剑脊,长剑发出哀鸣般的震颤,竟从中间断成两截。
“术法?”杨志将断剑扔在清虚脚边,铁枪突然指向他咽喉,枪尖的寒气逼得清虚浑身僵硬,“方才我刺你咽喉,你为何不结印?为何不遁走?”
清虚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他方才只觉一股凶煞之气扑面而来,三十年苦修的术法口诀在脑中乱成一团麻,连最基础的“玄水盾”都忘了如何施展。
“因为你们怕。”杨志收回铁枪,目光扫过三十七个面无人色的弟子,“你们练的是吐纳、是符咒、是踏罡步斗,却从未见过血。在真正的生死场里,术法的快慢,只差一线便是阴阳相隔。”
他抬手解下腰间的酒囊,猛灌了一大口烈酒,喉结滚动的声响在寂静的晨雾中格外清晰:“从今日起,术法一概不准用。每日寅时来此,先跑五十里山路,再扎三个时辰马步。”
“什么?”青阳子失声惊呼,“我等是修道之人,岂能做此等……”
“要么练,要么滚。”杨志将酒囊扔回腰间,铁枪重重顿在地上,“想活过英灵祭,就得忘了你们是修道之人。从现在起,你们只是兵。”
第一日的训练终以闹剧收场。三十七个弟子里,能跑完五十里山路的只有五个,扎马步坚持到一个时辰的仅剩青阳子一人。当杨志要求他们赤手空拳与木桩对打时,清虚捂着擦破皮的手肘蹲在地上哭:“我师父从不让我碰这些粗鄙功夫……”
杨志拎起他的后领,将他拖到演武场中央的铜镜前。铜镜是英灵殿特供的法器,能照出修士的灵根与心魔。镜中的清虚面色惨白,灵台处一团灰雾缭绕,那是常年避世修行养出的怯懦。
“看见没?”杨志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这就是你们的道心。看似澄澈,实则不堪一击。”
他突然一拳砸在铜镜边缘,铜镜震颤着发出嗡鸣,镜中清虚的影像竟被震散成无数碎片。“英灵祭上,敌人可不会管你是不是修道之人。他们的刀砍下来时,你的道心、你的术法,一文不值。”
清虚望着镜中自己破碎的影子,突然抓起地上的断剑碎片,狠狠划破掌心。鲜血滴落在青石上,他咬着牙站起身:“我练!”
接下来的日子,演武场成了道宗弟子们的炼狱。
杨志从不让他们用术法疗伤,擦伤了便用草药简单包扎,扭伤了就拄着木棍继续跑。有弟子偷偷用符咒止痛,被他发现后,直接扔进了后山的寒潭。那潭水冰彻骨髓,弟子在里面泡了三个时辰,出来时浑身青紫,却再不敢动半点歪心思。
青阳子的拂尘早已被杨志扔进火盆。他如今手掌布满厚茧,虎口处裂开的伤口结了又破,每次握剑都疼得冷汗直流。但当他能在马步桩上坚持四个时辰,能一拳将木桩打凹时,镜中的灰雾竟淡了些许。
清虚进步最快。他不再哭哭啼啼,反而主动要求加练。一次对练中,他被师兄误伤,眉骨裂开一道口子,鲜血糊了满脸,却死死抱住对方的腿不肯松手,直到杨志喊停才踉跄着倒下。
“为何不躲?”杨志递给他伤药时,发现这少年的眼神变了。曾经的怯懦被一种狠厉取代,像头被逼到绝境的幼狼。
“将军说过,生死场里,躲就是死。”清虚用布巾擦着脸上的血,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我想活着回去,给我师父看看。”
杨志看着他渗血的伤口,突然想起当年自己失了生辰纲,在黄泥岗上被晁盖等人围住时的情景。那时他也是这般,明知不敌,却死死握着朴刀不肯撒手。
第七日清晨,杨志让弟子们换上了铁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十斤重的铁甲压得众人直不起腰,跑山路时不断有人摔倒。清虚的伤口被铁甲磨得重新裂开,血浸透了内衬,却仍是咬着牙跟上队伍。
跑到第三十里程时,青阳子突然栽倒在地。他捂着胸口剧烈喘息,脸色灰败如纸:“我……我不行了……”
弟子们纷纷围过去,有人要解他的铁甲,却被杨志喝止:“继续跑!谁停下,今日的训练加倍。”
清虚回头望了眼挣扎的青阳子,脚步顿了顿,终究还是咬着牙向前跑去。其他弟子犹豫片刻,也陆续跟上。铁甲撞击的铿锵声渐渐远去,只剩下青阳子一人躺在山路中央,望着天空盘旋的孤鹰,眼中滚下两行泪。
他修道五十年,自认德行圆满,从未想过会如此狼狈。可当他看到弟子们踉跄却坚定的背影时,突然明白了杨志的用意。那些看似严苛的训练,磨的不仅是筋骨,更是那份面对绝境时的韧劲儿。
青阳子猛
未命名草稿y[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