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结束,全国减产,王主任得到上面通知紧急开会,招呼各院负责人,王主任一看人齐了也没废话:“刚得到的通知,国家决定减少定量了,全市实行凭票供应。学生干部在此基础上略有增加。重体力、高温劳动者不变。大家都明白了吗?!小张一会把通知贴到门口,详细的自己看。”
一帮管事轰的一声就闹腾起来了,说什么的都有,王主任也没搭理他们,脸色是越来越黑,等着闹哄的声逐渐没了,才说话。
“同志们,这是国家实实在在的难关,并且国家正在尽全力从全国调粮保首都,但天灾无情,咱们得拧成一股绳,共渡时艰!要信国家,更要靠自己! 政府每一斤粮都精打细算,优先保老人孩子、保生产一线。咱们街道成立互助组,党员带头,劳力强的帮衬孤寡户,有存粮的匀给断顿的。谁家揭不开锅,立刻找居委会,绝不能让一个人饿倒!心气不能垮! 困难是暂时的,但咱四九城人的脊梁是硬的!回想战争年代,咱们靠团结挺过封锁!今天,咱们靠双手也能闯出生路!谁发现私藏囤积、黑市倒卖,坚决举报,这是挖集体的墙脚,绝不容忍!同志们,团结、节约、互助,就是咱战胜饥荒的铁拳头!共守家门,共盼丰年!”
下面各管事甭管是不是心甘情愿,这会也得跟着喊口号,一个个扯着脖子喊的是声嘶力竭。
喊完回去的路上各个愁容满面,不是愁怎么跟院里人说,愁的是自家粮食问题。
院里人知道三个管事大爷开会去了,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蛐蛐,消息灵通的已经知道大概怎么回事了,比如熊光明,先去自家米缸面缸了看了看,这些日子往里放的有点多,收走点,每样留个两三天的量,玉米面留个4、50斤。
反正谁看米面都是见底的量。
然后熊光明召集家里人先开了个小会,中心思想就是除了逢年过节,家里不炖肉,炒荤菜也按照肉票上的量来,鸡蛋吃完了鸡蛋皮都得扔灶坑里,以后家里吃什么都不准往外说。
尤其是小亮,谁问你家里吃什么就说吃的窝头,喝的棒子面粥,敢说漏了屁股给你打开花,熊光明眼珠子一瞪,吓得熊二差点尿了。
家里只要熊光明不在,这小子谁也不怵,美珠是属于带着他玩的那个,从小就带着一群侄子玩,对孩子脾气好着呢,比亲妈都有耐心,只要美珠在熊二就黏着嫂子。
熊光明打小对这小子就严厉,该有的物质条件绝对满足你,别的方面要是不听话就等着挨揍吧。
老熊老来得子不用想就知道这小子多得宠,桂英姨性格温和更疼这孩子,那坏人就是熊光明的。
平常熊光明一咂嘴立马老实,今天都到了大哥瞪眼的地步,那就表明事态已经很严重,为什么不让说已经不重要了,记住棒子面这仨字就行了。
熊光明又看了看小灵胖乎乎的小脸,只能语重心长的说:“灵儿啊~~以后你少吃饭,多吃菜,多吃瘦肉知道吗,以后长成胖丫那样可怎么往外嫁呀。愁死个人!听大哥话,慢慢就瘦了。”
小灵听说不让多吃饭了,刚要闹点小脾气,表示一下存在感,一听得多吃瘦肉?!圈起来,这是重点,考试要考。可瘦肉没肥肉香啊~~~
还没吃完饭呢,阎解旷吸溜着鼻涕就过来说一会开会,熊光明给了他半块窝头,给这小子高兴坏了,熊哥家的窝头白面多,里面还放了葡萄干!
吃完饭看着点差不多了,跟着老熊去中院听听热闹。
老哥仨坐在桌子前,今天谁也没拿茶缸子,估摸着是这事有点大,易中海看人都差不多了,站起来咳嗽了两声,等大家逐渐安静。
“今天街道开会的主要内容是减少粮食定量问题,现在这年景大家也都看到了,一时半会还不知道哪天是个头呢,夏收也遭灾了。从下个月起,按人头都得往下减一点。国家有困难,咱们得得勒紧裤腰带,共渡时艰。都明白了吗?!具体如下。。。。”
易中海刚复述完通知,话音一落,贾张氏第一个炸锅了,家里就她一个没定量的,这还减?还活不活了,这月月还紧巴巴的,好不容易秦淮茹上班了,家里小日子起来了,这就减定量,还添了个小丫头片子,又得挨饿了?让她有种预感,会不会又到当初围城时候那种局面了?
“怎么还减上定量了?!易中海,您瞅瞅我这脸!都绿了!这肚子里本来就没二两油水,成天介咕咕叫唤,跟养了群蛤蟆似的!减了定量我们全家就得扎脖儿喝西北风去!”
整个大院谁有你脸胖,天天泛着油光,你要喝西北风了大家都得饿死。
易中海不满的瞪了一眼贾东旭,怎么没看好你妈呢,贾东旭也委屈,谁知道他妈反应这么大,家里又不是过不下去了。
后院孙大妈也唉声叹气的声援贾张氏:“就是就是!一大爷,您这话说的轻巧,共渡时艰?这艰都渡了多久了?!照现在那点定量,棒子面儿都不够糊窗户缝儿的!我们家那口子,为了让孩子多吃两口,天天饿得前心贴后背,眼珠子都发蓝!再减?他哪还有力气干活儿?厂子还要不要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没工作干点零活,家还两半大小子,一个老太太,就靠老孙一个人挣钱。
“哎哟喂,一大爷,您这通知的倒是挺麻利。敢情您家人口少,定量减点不疼不痒是吧?您瞅瞅我们家,老的老小的小,五张嘴等着呢!这定量就是命根子!说减就减?街道办一句话,我们全家就得饿死啊?您得给我们个说法!不能这么糊弄人!”
中院吴婶平常院里小透明,跟谁都和气,这会儿也忍不住阴阳上了。
易中海板着脸,实在不想说话了,就好像减的粮食都进了他家面缸一样。
刘海中看易中海吃瘪,笑呵呵的站起来:“你们几位先消消火儿,消消火儿!听我说,听我说成不成?”
贾张氏谁也不惯着,照例谁打岔怼谁:“消什么火?肚子里的火顶到嗓子眼儿了!没吃的,火气能不大?!”
贾东旭赶紧给他妈按到凳子上做好,小声嘀咕着,也不知道说啥了。
刘海中也不生气:“都静一静!听我老刘一句!这不是我们定的规矩,更不是街道办王主任想难为大家!这是国家的政策!全国都这样!咱北京城,天子脚下,更得带头响应不是?咱得想着点,地里遭了灾,粮食是真金贵,城里乡下都一样难!”
吴婶抹着眼泪哭唧唧的说:“响应响应。。。。响应也得能活命啊!国家困难我们知道,可这。。。。这减的也太狠了点儿!哪怕少减那么一两二两呢?您去跟王主任说说,求求情!咱们院儿可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小职员,没偷没抢,凭票吃饭,咋就。。。。”
夏家婶子蹭就窜出来了:“二大爷,您甭跟我们说这些大道理!我们小老百姓听不懂!我们就知道肚子饿!您既然是咱院儿的管事大爷,这事儿您就得管!不能光传个话就完事儿!您得给我们想办法!找街道!找粮站!问问他们,是不是克扣我们这点救命粮了?这里面是不是有猫腻?”
刘海中一拍桌子:“粮站的红头文件都贴着呐!白纸黑字,按人头发,谁克扣得了?克扣了谁?你这不是给~~给街道办扣屎盆子吗?!小心谁告你一状,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易中海这会又站起来了:“我老易跟大家伙儿在一个院儿住了这么些年,我是什么人你们还不清楚?但凡有一点法子,我能看着大家伙挨饿?这定量,是上头统一下的,一根手指头都动不了!咱在这儿吵吵,除了伤和气,让外人看笑话,能吵出粮食来吗?!”
各家哭丧个脸不吱声了,阎埠贵站起来开始总结性发言:“咱得往开了想!都想想辙!各家各户,那购粮本儿上的数儿是死的,可人是活的!街道不是说了吗?号召大家瓜菜代!咱院儿犄角旮旯,能种点东西的地方都种上!萝卜缨子、小白菜,那都是好东西!回头挖点野菜,能吃的都划拉回来。前些日子贾张氏回老家,还在路边挖了不少野菜回来,拌点棒子面蒸蒸也能顶饱。”
“瓜菜代说的容易,那玩意儿不顶时候啊,吃多了拉稀跑肚的。”
“哎呦喂还吃多了,现在城外离得近的连点绿色都瞅不见了,树叶子都快给薅秃了,想挖点野菜得城外20里地,再过些日子得去河北瞅瞅了!”
“谁说不是呢,咱们这老的老,小的小,出去挖野菜都跑不远。”
易中海一看又开始了,赶紧打住吧,要不一会又得骂天骂地的,再把街道的人招来,那样就大了。
“都别满嘴牢骚了,街道王主任也说了,这只是暂时的困难!国家在想办法,咱自己也得咬牙挺住!再苦还能有以前苦?咱四九城,啥大风大浪没见过?能叫这点困难吓趴下?!咱院儿可是连年评先进的文明院儿,不能在这节骨眼儿上掉链子,让人戳脊梁骨说咱觉悟低啊!散会吧,回去也跟家里人好好说说。咱拧成一股绳,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熊光明靠在门廊柱子上,看着院子里暂时平静下来的邻居们,这才哪到哪啊,夏收绝产也就才刚刚开始,难的还在后面呢。
各家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会还有菜吃,不顶饱也饿不坏。
熊家亏谁嘴也不能亏美珠,各种肉蛋就没断过,也都是偷偷的吃。熊光明时不时就端上来几饭盒菜,小灵吃红烧肉只能吃瘦肉,汤拌饭?想也别想,胖成啥样了,灾年你还这么胖咋说?也就现在还算过得去,等明年后年呢?先控制控制饮食再说。
美珠出了月子,桑母也隔三差五就过来住几个晚上,一个礼拜能住3、4天吧。。。。每次来都不空手,不是带着半口袋粮食,要不就是肉蛋的,给院里人羡慕的眼珠子都发红。
桑母一来,每个礼拜熊家就借故吃一顿横的改善一下。
然后基本就没有炒菜味传出来了。别问,问就是喝的棒子面粥,菜汤子,小灵能控制,熊二不行啊,正是长身体时候,别的孩子肚子里缺油水不太想动弹,跑一会就饿,他整天在院里横冲直撞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天阎埠贵逗熊二,晚上吃的啥呀小亮,熊二想也没想就说打卤面。
阎埠贵一听下意识咽了两下口水,嚯~~打卤面,自从三大妈不给熊家做饭,他就没在吃过打卤面,又问小亮啊,什么卤子啊。
熊二也反应过来了,赶紧补救,嗯~~棒子面卤~~!
给阎埠贵差点闪了个大跟头,艹,这JB孩子,满嘴跑火车,比他大哥差远了,还是光明厚道。
宝三爷场子也没几个人练了,再练就得练死了,熊光明看着空荡荡的跤场,跟宝三爷说:“不行开荒种点土豆红薯的,那玩意省事,您这地沙子多,下面还硬,种别的估摸着长不了啥。“
熊光明每个月给他30斤粮食,时不时还弄点肉蛋,宝三爷倒是饿不着,真舍不得这场子就这么毁了,要是等回头再拾掇起来那可就费劲了。
“没准明年就好了呢。”
“行了师父,您要舍不得就算了,有徒弟呢肯定饿不着您,不过咱可得捂严实了,就是有人抬着门板过来给您磕头,顶多饶俩窝头不能再多了,您这徒弟忒多,有个4、5个上门的谁也抗不住。”
宝三爷知道熊光明是个有本事的,今天说这话指定是怕他心软跟上次找工作一样求到他这,当初是授人以渔,这年月就不一样了,救急不救穷的道理宝三爷还是懂的,不用熊光明招呼他也明白。
自己这些徒弟也有不少每个月端着碗白面过来孝敬师父,实在困难的家里蒸几个窝头也给师父拿俩过来,这样的徒弟宝三爷也不忍心收他们吃喝,又怕寒了徒弟心,最关键怕有人说闲话起了攀比心。
最后召集徒弟训话:“以后谁也甭给我送粮食,等灾年过了再孝敬不迟。你们熊师兄平常没少帮衬,他日子过得比你们强点,有他就够了,饿不死我!不过等我哪天断顿了,要是到了谁家可得管我顿饭啊!呵呵。”
众师兄弟嗷嗷的表示到时候必须四菜一汤,又看了看瘦了一大圈的熊光明,熊师兄没得说,吾辈楷模呀!有几个家里过得去的,暗暗决定以后偷摸给师父送点粮食,也让光明师兄轻省点。
“行了,回头礼拜天大家帮着把我这场子给翻翻,我种点土豆红薯,谁有路子给我找点秧子过来,等有了收成大家分分。”
今儿就今儿了,就这点地还用等日子,回家拿上家伙,有会种地的指挥大家干,就这一亩来多的场子没一会就翻好了,平常都不用宝三爷拾掇,有的是人过来帮忙。
8月份许大茂也生了个丫头,取名许慧。
得,一下院里添了四个丫头,那哥仨都乐呵的,就许大茂开始还有点不高兴,没来得及给媳妇摆脸子呢,老丈人带着大部队就到了。
大姐春雨出息了,双胞胎儿子,老张高兴的差点给祖宗磕一个,办满月酒时候喝多了提了一嘴姓张的事,让熊光明给拦下了,仔细讲了讲其中利害关系,非要这样也不是不行,等这俩小子大点了,能听进话了,再生个儿子
第399章 牡丹牌的收音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