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出一卷白纸,在路边石上铺开,挥毫泼墨,画了一幅简陋的画:一条河、一座桥、一棵柳树、一只大王八,旁边题着“柳旁三丈”四字。道士将画递给郑兴:“你拿着这画去前边石桥那儿等着,有人要买这画,你就卖他十贯钱,他肯定买。”说完,道士便甩袖而去。
郑兴半信半疑,拿着画走到石桥边坐下等待。不一会儿,一个头戴美玉帽子的华丽小孩走来,要买他的画。郑兴随口说出十贯钱的价格,小孩二话不说,立刻让仆人取出十贯钱交易。郑兴惊讶不已,拿着钱去抓药。
回家的路上,郑兴又在桥边碰见了那小孩和他的爷爷——一位穿着华丽的老人。老人询问画的来历,得知道士行踪后捶胸顿足:“天意啊!天意!三丈就三丈吧。”郑兴听得一头雾水,好奇询问。老人坦言自己是河中的鳖精,那小孩是他的孙子。那幅画是仙人所画,上面的字意味着以柳树为中心,方圆三丈是鳖精的属地。说完,老人变成一只大王八爬入河中。小孩也变成小王八跟了进去,临行前送给郑兴一颗珠子:“拿回去给你妈吃,保准她病就好了。”
郑兴如梦初醒,拿着珠子回到家。王氏服下后,第二天病就好了,身体比以前更健康。常州知府得知此事后,特意召见郑兴。他被郑兴的伶俐和孝顺所打动,收他为徒并让他跟着自己读书。同时,也将王氏接到府里做些轻松的活计。
郑兴不负师恩,一路刻苦攻读,不到三十岁便考中了进士入朝为官。王氏也跟着儿子享尽了荣华富贵。这段母子情深的故事在常州府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王氏虽非郑兴亲生却胜似亲生她的善良与坚韧以及郑兴的孝顺与感恩之心感动了无数人。也因此无论是仙人、鳖精还是知府都愿意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喜欢。
第131章 遇仙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