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8章 包公与猫[2/2页]

短篇民间故事 溪畔采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包公一听,立刻下地窖询问父亲。老爷子一听便知是西凉国的鼹鼠,但也不能确定。他告诉包公,传说西凉国有一种鼹鼠,长得十分庞大,但再大也怕猫,尤其是八斤半的大狸猫。包公一听犯难了:“我上哪儿找这么大的狸猫去?”老爷子说:“你不如上天去借玉帝的玉猫。”
     原来,包公有一个神奇的鸳鸯枕,枕着它便能灵魂出窍,游走于阴阳两界。当晚,包公便枕着鸳鸯枕,灵魂升天,向玉帝借了玉猫。玉帝爽快答应,但叮嘱他一定要按时归还。
     包公揣着玉猫回到凡间,第二天便带着它上了朝。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将玉猫放出。那五只鼹鼠一见玉猫,吓得四处逃窜。玉猫矫健地追捕着它们,不一会儿就将五只鼹鼠全部擒获。包公一看,哈哈大笑道:“这不就是耗子吗?西凉国的夜鼠罢了!”
     西凉使臣哑口无言,满朝文武欢呼雀跃。就在这时,玉猫疏忽大意,让一只鼹鼠逃脱了。宋仁宗见状,便决定将玉猫留下继续捕捉逃犯,包公无奈应允。
     事后,宋仁宗询问包公是如何认出这怪物的。包公不敢隐瞒,将私藏父亲以及父亲如何指点他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皇上。宋仁宗听后沉默半晌,最终叹了口气道:“爱卿平身吧,此事朕不怪罪于你。今日之事若非你父亲出谋划策,后果不堪设想。看来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用处啊!朕决定废除这条法令!”
     第二天,宋仁宗便下令废除了“60岁不死活埋”的法令。包公的父亲也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而那只玉猫呢?它因为包公的不守信用而心生怨气,从此留在了人间专门捕捉老鼠。据说至今猫儿睡觉时打呼噜还在骂着包公:“许送不送,包老爷砸中!”这段传奇故事也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喜欢。
  

第298章 包公与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