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语重心长地说:“此事非我等所能揣测,日后休要再提。此时此地,隔墙有耳,锦衣卫无处不在,言行需谨慎。”
二人闻言,连连点头,不再言语。
杨士奇经验丰富,深知人情世故,绝不会像解缙那般情商智商皆低。
他轻声说道:“罢了,我们该返程了。”
这一切,皆被朱高着默默看在眼里。他耳力超群,自是将杨士奇等人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这杨士奇能坐上内阁之位,确有能耐。”朱高着微微一笑,随即沉默。
……
与此同时,锦衣卫迅速行动,将整个诏狱团团围住。在场众人皆是一愣,望着这些皇宫中的锦衣卫。
“此乃皇上旨意,旨意简单明了,就是要你们释放解缙!”锦衣卫领头之人停顿片刻,环视众人。
众人点头示意,随即开始执行释放解缙的命令。而那些皇宫中的锦衣卫,则原地待命。
解缙迅速被带出。
他仅受了些皮外伤,已算万幸。
此刻,这点伤势对他来说,已是非常乐观的结果。
换成他人,恐怕难以如此。
他是唯一从诏狱生还之人。
据说,一旦踏入诏狱,便难以全身而退。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解缙确实做到了。
他望向外面的阳光,微微一笑。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我乃大明功臣,皇上怎舍得杀我!”
“皇上仁慈,知晓我编纂永乐大典之功!”
解缙深情跪拜,感动得热泪盈眶。
锦衣卫们只是旁观,默不作声。
不久,一名锦衣卫走近,审视着解缙。
“解大人,请更衣后前往皇宫,皇上要见您。”
“知道了,知道了!”
“我即刻前往!”
解缙满脸感动,心中充满期待,终于能面圣了。
在诏狱的漫长日子里,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见皇上一面。
如今,他实现了心愿,激动不已。
换上官服后,他随锦衣卫迅速来到奉天殿外。
解缙紧张地站立,尽管伤痛缠身,但他强忍不适。
只要想到即将面圣,他便满心欢喜。
否则,他不会如此坚持。
此时,一名锦衣卫淡淡道:“皇上在内,速进。”
“多谢各位!”
解缙朝他们拱手致意,心中激动难掩,缓步踏入奉天殿内。
一入内,便见朱棣矗立,手握弓箭。那弓箭在他掌中轻轻摩挲,随后被缓缓放下,转而取过一箭,紧握于手,细细摩擦。
皇上此举,似有深意。解缙走近,未及跪拜,便见朱棣手中之箭直指自己,吓得他脸色骤变,连忙跪伏。
“见过皇上,吾皇 ** !”他急声说道。
朱棣未置可否,继续以磨刀石轻磨箭矢,低语道:“你可知道,朕为何赦免你?”
解缙眼眸微转,心中盘算,却只能摇头:“微臣不知。”
朱棣轻笑,忽而手颤,因解缙又语出惊人:“莫非是因我编纂永乐大典,皇上不忍杀我?”
他抬头试探,却见朱棣面无表情,直视自己。
“你是说,若无你,大典便无法完成?”朱棣字字有力,威严自生。
朱棣的气势,压迫感十足。解缙惊恐万分,脸色惨白,结结巴巴,难以成言。
“解缙,你究竟何意?大明离了你,便会倾覆?”朱棣厉声问道。
此言一出,解缙脸色更加惨白,全身颤抖,目光中满是震惊与惶恐,面容扭曲。
他深吸一口气,颤抖地望向朱棣。
“微臣绝无此意!”
他急忙辩解。
朱棣仍怒气未消,步步逼近。
……
朱棣凝视着解缙,眼神变得可怕。
无人知晓他的心思,但可以确定的是,此刻的他真的怒了。
“你的意图,再明显不过!”
朱棣冷冷道,随手将箭掷出,箭矢插在地面上,险些射中解缙头部。
解缙浑身一颤,冷汗直流,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身为大明皇帝,朱棣竟如此可怕,令人心生畏惧。
解缙不敢再言,只是偷偷瞥向那箭。
箭仍在微微颤动。
朱棣瞥了他一眼,坐回龙椅旁,继续盯着解缙。
“你的心思和能耐,我皆知晓!”
“但你要明白,即便大明失了你,永乐大典亦不会垮塌。你该知道如何行事了!”
朱棣淡然说道。
“微臣明白!”
解缙点头。
“退下吧,云南正好缺人,你去那里任职吧!”
朱棣淡淡道。
“可是皇上……”
解缙欲言又止。
话未说完,朱棣已摆手打断。
他眼中闪过波动。
“朕的话,你没听见?”
朱棣面无表情地问。
解缙无奈点头,心中满是不甘。
他起身,缓缓退出。
朱棣背对他而坐,显然不愿再见。
当解缙即将迈出奉天殿门槛之际,他突然扑通跪倒在地,这次跪得尤为沉重,连连磕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38章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实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