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确实不习惯,但这些年见天下太平,也渐渐习惯了。”建文深吸一口气,似是在笑,笑得有些释然。
谁能想到,当年在应天城内,削藩果断的建文,如今竟能说出这样的话。若非亲耳所闻,实在难以置信。
朱棣默默听着,心中五味杂陈。
“你的话真令人意外,往昔的你绝非如此,你的几位叔叔甚至因你遭遇不幸!”
朱棣面容转冷,猛然扼住建文的脖颈。
谁能料到,大明永乐帝竟有失态之时!
“你还记得十二叔吗?他伴你一同成长!”
“你这禽兽竟迫他赴死,你无愧疚之心吗?当真无愧疚?!”
朱棣眼眶泛红,想起他最好的兄弟湘王,昔日应天城中的挚友,竟命丧建文之手。
若说朱棣昔日之举是出于无奈,那么十二叔的死,则让他最后的希望破灭。
至此,他唯有行动,否则自身难保。
建文闻言沉默,内心隐隐作痛。
朱棣并未打算就此罢休。
“你若身死,有何颜面去见祖父?!”
建文再度沉默,仿佛瞬间苍老。
“我无言以对,过往之事已无法挽回,后悔无益!”
建文苦笑,双手伸出,做出决绝之态。
“你这是何意?”
朱棣凝视他,眉头微蹙。
“意思很简单,你杀了我吧,唯我身死,你的皇位方能稳固!”
建文淡笑。
“你所为,我皆知,郑和下西洋寻我,如今我即在眼前!”
“四叔若要动手,我绝不反抗!”
牢房内,一片沉寂。
此刻的他,能言此语,确有胆识。
若是往常,这样的话断不可能说出。
昔日,不论是数年前,还是朱棣攻打应天城当日,他都未曾吐露此言,更不敢踏入皇宫半步。
朱棣默默注视这一切。
“我攻破应天城时,怎未见你如此英勇,坐上帝位?”
朱棣冷笑:“那时你为何不敢现身,反倒逃跑?”
建文嘴角微颤。
“仅仅数年光景,你已寻得我!”
“四叔,现在,你可安心杀我了!”
他轻声说道,随即微微一笑。
未料朱棣竟也笑了,笑声憨厚而响亮。
“哈哈哈哈哈!”
老爷子的笑声震撼人心,若非亲眼所见,难以置信。
“你真当我愚昧吗?!”
“我若杀你,天下人会作何感想?!”
一道圣旨,震惊两位王爷!
此言确有道理。
对朱棣而言,无论如何,他绝不能杀建文,建文也不能死于他手。
昔日如此,今日亦然。
幸亏当年建文未在应天城内。
若朱棣攻城时,建文端坐大殿,朱棣见到他,真的会下手吗?
绝不会。
如今虽已寻得,历经多年,但若真杀了他,天下人会如何议论?
即便建文秘密归来,秘密终难长久,世上无密不透风之墙。
因此,今日若杀建文,日后谴责他的人将愈发众多。
朱棣无意取其性命。
“安心吧,无论何种情况,我都不会取你性命,至少目前如此。”
他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尤其是那脸上的微笑,随后他轻轻挥手。
几个锦衣卫上前,朱瞻基也紧随其后。
“将他囚禁于此,任何人不得伤害,务必优待!”
朱棣淡淡吩咐:“若他有一丝损伤,朕唯你们是问!”
锦衣卫们纷纷点头。
朱瞻基靠近,望向祖父,嘴唇微动。
“皇爷爷……”
他再次望向祖父。
“罢了罢了,你无需忧虑,我无恙,我们走吧。”
朱棣言道。
祖孙二人,就这样步出诏狱。
踏出诏狱的那一刻,周遭似乎变得异常宁静。
两人默默前行。
不久,便离开了诏狱。
当离诏狱越来越远时,朱棣望向孙子。
此刻的孙子沉默不语,他深知祖父心意。
之前朱棣与建文的对话,朱瞻基听得分明。
但他没有打断,一句也没有。
尽管身在牢房之外,但里面发生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因为他要确保祖父的安全。
毕竟建文的心思难以捉摸。
若是对祖父不利,那将是 ** 烦。
目睹此景,朱棣轻叹一声。
“不管怎样,此次建文寻我,心中的一块石头也算落地了。”
朱棣微笑,望向孙子。
“此次你与太子立下大功,爷爷定会奖赏你!”
朱棣微微一笑。
“多谢爷爷!”
朱瞻基满脸喜悦。
与此同时,
两人边走边谈。
很快,便发现朱高燧仍跪在原地。
“父皇,儿臣尚在此跪候。”朱高燧轻声试探道。
“罢了,你起来吧!”朱棣瞥了他一眼。
朱高燧连忙点头,笑容满面,目送朱棣与朱瞻基离去。
独留朱高燧一人,他摸着脑门,满心困惑。
“这倒奇了,父皇与朱瞻基来此何为?”朱高燧喃喃自语,实在无法理解。
本小章
第385章 你态度不对,你这是在挑衅本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