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6章 心中已有所记[2/2页]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小妹仔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储君之位,并非如你们所愿。”
     蒙毅与韩非相视一笑,虽表露期待,内心却更复杂。
     昔日陛下曾言,天下一统时便是与长公子赵迟相认之际,届时将追尊赵迟之母为王后,赵迟亦将成为嫡长公子,陛下自当顺势立赵迟为储君。
     “陛下。”
     “归来之日,便是您认祖归宗之时,大秦终究是您的天下。”
     韩非心中激动。
     待朝堂欢呼渐息,祖龙仍平静凝视众人。
     直至完全安静,祖龙缓缓开口:“寡人亦该认真考量立储之事了。”
     此言一出,淳于越眼中闪过欣喜。
     大王终同意立储了。
     淳于越再次进言:“臣斗胆禀报陛下,公子扶苏仁厚贤德,身为长子,在礼制与能力上皆宜为储君。
     臣恳请陛下立扶苏为储君。”
     “稳定根基,制定国策。
     后宫之首,应由郑夫人担当。”
     “如此,可保大秦长久太平。”
     淳于越高声奏报,扶苏一派随声呼应:“臣赞同。”
     “公子扶苏身为长子,是我大秦嫡长公子,依礼制当立为储君,方可服众。”
     众多支持者相继附和,甚至有宗族成员表态支持。
     身为长公子,扶苏备受宗室与权贵推崇,支持者人数最多。
     “陛下。”
     “臣不敢苟同。”
     “储君之位,虽按年龄排序,但我国以贤德优先。
     胡亥公子与陛下最为相似,聪慧睿智,若立他为储君,必能安定局势。”
     李思听毕起身进谏:“廷尉所言极是。
     胡亥公子聪颖好学,稍加教导定有作为。
     臣附议立胡亥为储君。”
     一时之间,支持胡亥的大臣纷纷附和,表面上支持扶苏与胡亥的官员各占半数,连部分武将亦表明支持胡亥。
     祖龙冷眼审视群臣,内心暗自发笑:“未曾料到,关键时刻百官竟如此踊跃表态。
     若非赵迟之事,或许我对扶苏会有更高期待。
     扶苏虽平日表现不佳,但相比诸子,确属聪慧。
     可惜历史证明,我寄予的厚望终究落空,即便年迈,也未能立他为太子,终致胡亥登基,秦二世而亡。”
     世人常感叹,若扶苏登基,即便推行仁政,又有蒙氏家族及宗族贵胄的支持,局势或许会更加稳固,大秦帝国运或许能延续更久。
     秦二世而亡,胡亥难辞其咎。
     然而这不过是史书上的记载。
     如今有了赵迟。
     赵迟为大秦屡建奇功,五国之君尽为其所灭,此等功勋堪称空前绝后。
     寻常君主或许早已心生戒备。
     但对祖龙而言,即便赵迟并非自己亲生,也不会因其功高而加害。
     否则,他如何能被称为千古一帝?
     得知赵迟实为亲子后,祖龙愈发欣喜。
     宫中诸子与赵迟相比,实难望其项背。
     “王绾助扶苏,李思扶胡亥。”
     “孟西白族拥扶苏,御史大夫支持胡亥……”
     祖龙扫视两派官员,心中已有所记。
     或许在未来统一、追尊王后、册立太子之时,这些人必将受到清算。
     一统天下、尊谥王后、册立储君时,必定有人反对,他们会以礼法祖制对抗祖龙。
     二十年前,他已历过一次。
     二十年后,他决不允许重蹈覆辙。
     “够了!”
     面对朝堂纷扰,祖龙厉声喝止。
     “大王息怒。”
     祖龙一声断喝,朝堂瞬时安静,群臣无不战战兢兢地看着他。
     “王后之位、太子之位,均由寡人裁定。”
     “何时轮到你们置喙?”
     “寡人想立谁,还需征求你们意见?”
     祖龙怒气冲冲地质问群臣。
     “臣等不敢。”
     满朝官员闻言,皆显惊惧。
     “储君人选,寡人已有定论。”
     “不论选定何人,诸卿只需尽忠辅佐。
     若有胆敢对储君不敬者,休怪寡人无情。”
     “此外,后宫之主的人选也已确定。”
     “待武安君自齐返朝,诸将齐聚,自然揭晓。”
     祖龙语气冰冷,不容置疑。
     “臣等明白。”
     满朝官员低头回应,神色不安。
     支持扶苏与胡亥的臣子对祖龙的决定各怀忧虑。
     祖龙虽已定下储君人选,却无人知晓具体人选为何。
     昔日赵高权势鼎盛时,或许还能窥探一二,如今他不过一介宦官,毫无影响力。
     “退朝。”
     祖龙环顾众臣,随后拂袖离去。
     文武官员俯身相送,直至祖龙身影消失,才各自散去,似有意商议储君之选。
     “李思,我仍是对你评价过高。”
     “如此急切便卷入党争之中。”
     韩非走近李思,话语中带着嘲弄。
     齐地。
     “君上。”
     “齐国大军尽归掌控,十万守军已撤离诸城。
     田平麾下主力约十万,臣与桓漪上将军已将其编入我秦军各营。”
     屠睢向赵迟汇报齐军情况。
     “做得好。”
     “相较之前收纳的降卒,齐军更易整顿,因其君主已然投降。”
     赵迟微微颔首。
     “还有件事禀报。”
     “半月前,齐王一行已被送往雍城。”
     屠睢再次躬身禀告。
     “雍城……”
     “那是我的封地。”
    喜欢。
  

第156章 心中已有所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