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军医们叹为观止,指了指药箱里的针筒,又好奇道:“余大夫,这个是?”
     余鱼解释:“这跟麻沸散的效果是一样的,只是这个用来注射的。”
     军医点点头:“原来是止痛的,倒也不必麻烦,可以用针灸给患者扎对应的穴位,一样能止痛。”
     余鱼竖了竖大拇指:“确实。虽针灸的麻醉效果不是那么好。但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等级,在没有麻沸散的情况下,救急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但这缝合到一半就感受到痛意,剩下的就靠个人的意志力扛了。
     这些士兵是能扛的住,但面对其他的病人,这一套就行不通了。
     军医一改刚才对她的怀疑态度,这下是佩服的心服口服:“于大夫,那接下来还要准备什么?”
     他指的是伤员的伤势。
     余鱼道:“接下来,就观察这几天的伤口情况。患者平日里需要注意,伤口不能裂口,不能碰水,不能搬重物。”
     “至于伤口恢复情况,几名军医可以每日观察,相信会有惊喜的发现。”她卖了个关子。
     等待的这几天,余鱼也没有闲着,监督他们练缝合术。
     这些大夫们没有女红的打底,光是穿针都费了半天劲。
     这个情景,不由的让她想起了沈玉清。
     相比这几人的手忙脚乱,沈玉清学的算比较快的。
     每天练习缝合术虽说是枯燥的事,但对自身的医术有了新突破,以至于每个人都在勤加练习。
     渐渐的,这些人的手法也越发的熟练。
     萧以墨看着余鱼连盯着三天,这股认真劲着实让他佩服。
     她是全神贯注的盯着,对细枝末叶严格把控的。
     看着那一个个老大夫,刚开始看余鱼各种怀疑,各种质疑的,到后面的佩服跟崇拜,萧以墨就嘴角止不住的上扬。
     看吧,他的女人就是不一般。
     还别说,这光是盯着着实累人,余鱼出来透了透气。
     果然,老师不是那么好当的。
     “走,跟本王去一个地方。”萧以墨扛着锄头,锄头的那头挂着一个大篮子。
     他的装扮也换了一身,不再是前几天那银色鳞甲。
     这青色长衫,黑色裤子,再配上一双草鞋,好一个农夫形象。
     只不过,这模样长得俊就是有优势,即便是披块布都好看。
     “去哪?”这几天着实有些闷的慌,一听到可以出去,余鱼的眼睛都发着亮光,当即都不带犹豫的,立马屁颠屁颠的拿起那篮子。
     萧以墨带她去的是离营帐有一里路的菜地。
     看到大片大片的玉米饱满的生长着,那绿油油的叶子,无疑是冬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到底是种了多少玉米啊,余鱼看了看这一大片都望不到尽头,立马嘴角抽了抽。
     除了玉米林,附近的水田也均是种了水稻。
     一看这颗粒都很饱满,就知道是她的种子。
     “本王就是带你过来看看,这些都是你的杰作。”萧以墨颇有感慨。
     如今的水稻都收过一季,这田里的都是第二季了。
     不仅是产量,还是生长周期,都翻了好几倍,现在整个东梁国的粮食产量都很充足,除了一些苦寒之地,粮食无法生长,就连余鱼给的种子

第151章 王爷的取向正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