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9章 父亲出院后又引发心悸[2/2页]

我生命中的白马王子 晚风羽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同时,我还在平底锅中翻煎着金黄的煎饼,煎饼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厨房,让人垂涎欲滴。
     做好早餐后,我轻轻地叫醒了三胞胎以及李逸飞还有儿子李警钟。他们睡眼惺忪地坐在餐桌旁,看着我端上来的美味早餐,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而沈新颖因为怀孕了,我特别关照她,没有叫醒她,让她能够好好地睡个懒觉,安心地养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吃了早餐后,我带着三胞胎匆匆忙忙地赶去医院看望父亲。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行人匆匆,我紧紧地牵着孩子们的手,心里充满了担忧和牵挂。到了医院,我赶紧给父亲和母亲一人带了一碗粥和一些煎饼。母亲看到我们,眼中闪过一丝泪花,她已经疲惫不堪,但依然坚强地守护在父亲的身边。昨晚父亲出车祸,抢救过来,幸好没有生命危险。我看着病床上的父亲,心中五味杂陈,父亲看着我,微微一笑,说:“我明天就出院了,不用担心。” 三胞胎听到后,异口同声地叫太外公,声音清脆悦耳,给病房带来了一丝温暖和生机。父亲听到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慈爱的光芒。
     父亲出院那天,天空格外明朗。我提前收拾好了医院附近的公寓,那里离康复中心近,方便父亲每日做复健。李逸飞特意请了假,和儿子李警钟一起开车来接父亲。三胞胎也兴奋地跟在身后,手里攥着他们亲手画的“欢迎太外公回家”的卡片,颜色涂得歪歪扭扭,却满是童真。
     办理出院手续时,母亲反复核对单据,眼眶微微泛红。父亲倒是豁达,笑着拍拍她的肩:“不过是跌了一跤,瞧把你紧张的。”护士推着轮椅过来时,我注意到父亲的手仍有些颤抖,但他坚持要自己起身,倔强得像年轻时一样。我默默扶住他的胳膊,触到他袖口下凸起的骨头,心头一酸。
     回家的路上,三胞胎挤在父亲身边叽叽喳喳:“太外公,我们给你准备了秘密惊喜!”“等会儿要讲三个故事哦!”李警钟则安静地坐在副驾驶,不时回头张望,眼神里藏着少年特有的关切。父亲的笑声一路洒在车厢里,仿佛车祸的阴霾从未存在过。
     到家后,沈新颖已把客房布置得温暖舒适。软垫铺在床边,防滑扶手装在卫生间,甚至特意买了老人用的智能药盒。她扶着腰走过来,轻声说:“爸,您要是夜里不舒服,随时按呼叫铃。”怀孕五个月的她行动已有些笨拙,却仍事事周到。父亲望着她的肚子,眼里泛起柔和的光:“辛苦你了,孩子。”
     晚餐时,我炖了父亲最爱喝的排骨汤。他舀起一勺,吹了许久才入口,嘴角却烫得发红。三胞胎见状,争先恐后地要喂他,勺子差点碰在一起。父亲笑着摇头:“我这还没瘫呢,你们倒是当我是小孩了。”母亲嗔怪地瞪他一眼,转身却悄悄抹泪。
     夜里,我守在父亲床边陪他复健。他练习抬腿时疼得皱眉,却一声不吭。月光透过纱帘洒进来,我忽然发现他的鬓角白了大半,脊背也佝偻了许多。他忽然开口:“那天车祸……其实看见绿灯变红,但脚就是不听使唤。”声音里藏着后怕与自责。我握紧他的手:“爸,以后我们都在。”
     接下来的日子,父亲成了家里的“核心”。三胞胎每日放学便围着他讲故事,李警钟帮他记录复健进度,沈新颖总悄悄把软枕头塞在他椅背上。李逸飞每晚陪他散步,父子俩的身影在夕阳下渐渐拉长。而我穿梭于工作、家庭与医院之间,疲惫却心安——那些散落的亲情,正像父亲熬的粥,在慢火中渐渐稠厚。
     变故发生在出院第三周。父亲半夜突发心悸,药盒里的硝酸甘油却忘在了客厅。我抱着他冲下楼时,李逸飞的车灯正巧照过来。急救车呼啸而至的瞬间,三胞胎的哭声从身后传来,像一团揉碎的月光。父亲被推进急诊室的那一刻,我攥着他冰凉的手指,终于落下泪来。
     漫长的等待后,医生终于走了出来。我和家人立刻围上去,焦急地询问父亲的情况。医生摘下口罩,严肃地说:“患者情况很危急,虽然暂时稳住了,但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我的双腿一软,差点跌坐在地上,李逸飞急忙扶住我。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寸步不离地守在父亲病床前。三胞胎也变得格外安静,他们懂事地坐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太外公。沈新颖挺着孕肚,依然坚持帮忙照顾父亲。李警钟则四处联系专家,希望能让父亲得到更好的治疗。
     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父亲的情况逐渐好转。他醒来后,看着围在身边的家人,虚弱地说:“有你们在,我就放心了。”那一刻,病房里弥漫着浓浓的温情。经历了这场变故,我们更加珍惜彼此,那些亲情也在磨难中变得更加坚韧,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着我们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继续前行。
    喜欢。
  

第269章 父亲出院后又引发心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