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6章 四合院-尘埃落定?(一)[2/2页]

快穿:敛财人生之无限资源 风砚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来没来过京市,祖上三辈都是清清白白的,你以为你还能平平安安地站在这?”
     上次出事的时候,简述就做了被查三代的准备。
     蓁蓁是这方世界的天道,她演化的人生或许有瑕疵,但决不会有漏洞。
     简述回想了一下,前后两次事件中自己的表现,没发觉自己有什么大的破绽。
     最多,就是一些生活细节上,有些差异。
     可以用不习惯京市生活来解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且看老齐头的态度,也不像是有什么大事的样子。
     简述说道:“老爷子,你老就别耍我了,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就说吧,我人小,胆子也小,经不得吓。”
     老齐头知道唬不住他,就说道:“上次那个藏黄金的铺子,房契还在你手里吧?”
     简述点了点头说道:“在,昨天我本来想上交的,商业局的刘主任没收,说是想通过这几间铺子,给街道办赚点活动经费,我没直接同意,让她回去打报告去了。”
     老齐头吞出一口白烟,说道:“不忘初心,永远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句话说得好。”
     简述一惊,手上的香烟险些掉了。
     他没想到,就连自己私下里跟刘主任说的话,上面也知道了。
     简述试探地问道:“那上面的意思?”
     老齐头说道:“其他的铺子都给你留着,怎么运作由你自己决定。不过,你提出的组建联合监督小组和定期向百姓公示工作成果这两条,上面都采纳了,过完节就会有文件下发到街道办。以后,街道办的所有的工作都要加上这两个程序。”
     简述闻言自嘲地说道:“恐怕不少人得恨死我。”
     老齐头说道:“放心,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没人知道这事是你提的。”
     简述感慨地说道:“希望不是走形式。监督程序运用的好,能避免很多不该发生的发生,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简述没说出口的是,如果能避免基层政府的浮夸风,就能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大锅饭39;制度,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粮食浪费。
     面临即将到来的“三年自然灾害”,华国也不会那么难过。
     老百姓也能真真切切地,明白国家目前面临的处境。真真正正地做到上下一心,共度时艰。
     老齐头自然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国家制定政策的初衷都是好的。但在执行时,往往因为少部分人的私心或理解问题,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47年,教员就说过:“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56年,在党和各党派的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34;长期合作、互相监督34;的工作方针。
     后来随着党和各党派之间合作加深,更是提出了34;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34;的方针。
     可见,民主监督一直都是党和人民之间的纽带。
     老齐头捡了一根树枝,在院里的泥地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地图。
     虽然简单,但简述还是一眼就看出来,老齐头画的就是后边的那片空地和附近相临的建筑。
     他用树枝指着上次发现黄金的铺子,说道:“这个铺子和这块空地,上面征用了。”
     空地已经上交了,交接的事不用他管,简述只要再把铺子的房契交出来就行,他说道:“行,我一会儿就把铺子的房契交给您。”
     老齐头又指着空地北面的那一块,说道:“为了不显得突兀,上面这次连这块地方也征用了。以后这一片会建个研究所,听说规格还挺高的,由军队直管,安全上面不用担心。”
     简述老齐头说的这个安全,是指他和以后住在这个院子里的人的安全。
     安全是安全了,就是他以后的生活,都在人家的眼皮底下。
     若是想隐秘地做些什么……就难了。
     老齐头,又指着空地东西两侧的院墙,说道:“街道办的规划也通过了,原来的院墙会折除一部分,铺设四米宽的胡同,因为与方砖胡同交接,就不另外再起名字了,就叫方砖胡同。
     你这边的洞门,我让小于给加宽了一下,装了一个铁门,就当后门用,钥匙过两天给你送过来。”
     简述说道:“加上北边那块地,这得有两万多平吧?就建个研究所?”
     老齐头说道:“不光是研究所,还要建几栋宿舍楼,听说规格还挺高的。”
     不管规格高低,跟简述的关系都不大,他说道:“地我已经交出去了,上面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跟我没关系。”
    喜欢。
  

第76章 四合院-尘埃落定?(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