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生孩子如同过了鬼门关。
张海桐曾经听过生产的惨叫,哪怕是张家的女人,在生育方面也十分吃力。
那毕竟是从肚子里硬生生孕育出来一个真正的人。
现代医学倒是大大降低了生育风险,但其中的痛苦仍旧让人胆战心惊。
张海桐并没有跟着吴家人去医院。他只是在吴家周围转了一圈,忽然觉得杭州城真特么热闹。
自从吴三省回来之后,整个杭州城的探子都变多了。
齐羽过来后,跟着的人再次增加。
张海桐也不清楚这群人到底是看重吴老狗还是看重齐羽,或者两者都有。
当然也有可能是自己。
先前他还跟张海客说,保不齐什么时候汪家就故技重施,找到时机再次潜入。有时候张海桐也忍不住吐槽,说:“他们怎么这么喜欢张家?”
“不是策反就是顶替。顶替也只能顶替一段时间或者寿命不长的族人,意义在哪里?”
张海客沧桑的说:“意义可能就是为了搞破坏吧。”
这是个玄学的问题。
汪家人大多时候会想办法顶替常年外出的人。因为这些人不常待在族中,暴露的几率非常小。
最符合这个条件的就是张家各种外勤。比如张海桐。
但冒充张海桐,抛开寿命抛开身手,就他现在那个三天两头吃药打针的身体,也很有扮演难度了。
在张海桐养病的日子里,张海客做主清理了不少北边已经被捣毁或者顶替的张家联络点——自从北部档案馆被炸了之后,张家一直在想办法重建北部档案馆。
但政治环境的特殊,以及各方面统筹的问题,让这项工程无限延期。为了减少损失,发现有被顶替的现象后,张海客立刻召回历史遗留下来的各地联络点还能行动的族人。
可以说北部地区很长一段时间处于静默状态。
东部档案馆,也就是香港这边,以及南部档案馆正在加紧培养人才。这些年送出去的人基本都是冠张姓的孤儿,全是南部档案馆全国各地捞回来的小孩儿。
张海娇递上来的名单里,最多的反而是女孩。这还是层层筛选之后的结果。一些外勤出任务看见合适的小孩带回来,也是女孩占上风。
不像战乱年代被迫抛弃,这些孩子反而是被主动抛弃的。
有的甚至是从小就准备抱养,然后抱养的家庭给原家庭一份“赡养费”。其实就是买女娃的钱。
南部档案馆给的汇报也很无奈。
这些孩子一部分是从东南亚收养,一部分是中国境内偏远地区收上来的孩子。偏远地区教育普及不够,被抛弃的、人为弄死的孩子基本都是女孩。
所以当时的名单上有一些性别失衡。和社会上统计的性别失衡完全相反,南部档案馆反而是女性占比更多。
用她弟弟张陈的话来说就是:“这里已经是女儿国了。”
这些女孩见过先前从未见过的东西,能读书识字吃饱饭,反而更能吃苦。
有些刚来到这里的女孩已经记事了,她们反而
第394章 终于把吴邪生出来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