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知如今情分如何,”许琳懿继续道,“但你要明白,一个出身微贱,曾依附权贵才得以改变命运的女子,尝过了富贵滋味,又怎甘心再跌落尘埃?为了保住她所拥有的一切,甚至得到更多,她未必不会动些歪心思。”
她看着郁澜微微睁大的眼睛,语气加重了几分:“裴世子此人,多疑,且最恨背叛。可当年,这雯琴似乎做过些背主之事。”
点到即止,没有详说,但那未尽之言已足够惊心。
“即便如此,他依旧将她留在身边,且让她掌管着韩依坊这样的产业。这份不同寻常,澜妹妹,你细想想。”
许琳懿的目光落在郁澜领口那朵若隐若现的素银点翠簪花上,随即又回到郁澜脸上,带着一种提醒:
“雯琴此人,我见过。确有几分颜色,非寻常庸脂俗粉可比。裴世子终究是男人。”
书房里一时间静得可怕,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
许琳懿端起已经微凉的茶,喝了一口,仿佛只是说了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当年议亲时,我便想过,若真成了,他身边有这样一个人,一个他少年时便另眼相待,且握有他赠予的产业知晓他不少旧事的女人,我虽未必将她放在眼里,但若夫君的心偏了那么一丝,日子总归是难熬的。”
她看着郁澜,那眼神仿佛在说:你如今,可明白了?
郁澜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心倏地窜了上来。
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袖中的手指,指尖冰凉。
“前几日赏花宴上,我瞧见雯琴,伺候得越发精细了,那眼神儿……”许琳懿清了清嗓子,带着点试探的意味,“瞧着世子爷待她,终究是不同些的。”
郁澜捏葡萄的手指顿住了,随即又若无其事地捻起一颗,剥开薄薄的皮,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果肉。
她眼皮都没抬一下,声音也听不出半点波澜:“雯琴?一个伺候人的婢女罢了。”
抬起眼,对着许琳懿,唇角弯起一个极清浅的弧度,笑意却像浮在冰面上的油花,未达眼底.
“二姐姐特意提她作甚?世子身边伺候的人多了去了,难不成我还得一个个在意过去?那也太累得慌了。”
那笑意清浅,落在许琳懿眼里,却让她心头莫名一紧。
她与郁澜相交这几个月,也算摸到点这位四姑娘的脾性。
越是说得云淡风轻,笑得无懈可击,内里往往越是深不见底。
许琳懿分明捕捉到,在那双清凌凌的眸子里,刚才那一瞬间,掠过一丝极冷的锐芒,冷得让人心惊。
婢女?许琳懿心底无声地嗤笑一声。
这话能骗得过旁人,可骗不过她许琳懿的眼睛。
郁澜若真不在意,那眼神里的冷意从何而来?
郁澜将那颗剥好的葡萄送入口中。
上一世,她初嫁端王府,满心欢喜地以为觅得良人,成了裴戬名正言顺的世子妃。
新婚之夜,红烛高燃,她独坐新房,盖头下的心跳得如同擂鼓。
然而,期待中的新郎迟迟未至。
她枯坐整夜,等来的只有贴身嬷嬷吞吞吐吐的回禀:世子爷他去了漠城别院,说是那边有要事。
漠城别院。
雯琴。
那名字像一根淬了毒的针,狠狠扎进了她尚未完全醒来的美梦里。
后来她才知道,那所谓的漠城别院,不过是裴戬金屋藏娇的一处温柔乡。
那个叫雯琴的女子,早已被他娇养在那里多年,锦衣玉食,仆从如云。
而她这个明媒正娶的世子妃,倒成了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新婚之夜的独守空房,丈夫的彻夜不归,府中下人那藏也藏不住的怜悯目光……
每一幕都带着滚烫的烙印,深深刻在她前世的耻辱柱上。
雯琴,便是那根扎在她心尖上拔也拔不掉的刺!
那时,每每听到这个名字,她心口便如被巨石堵住,闷得喘不过气。
“呼……”郁澜轻轻吁出一口气,将这翻腾起的旧日屈辱强行按捺下去。
指尖捻起另一颗葡萄,动作依旧从容。
膈应?那都是上辈子的事了。
这半年来,她与裴戬那点见不得光的私情,不过是各取所需,逢场作戏。
她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周旋着,图的从来就不是什么世子妃的尊荣,更不是裴戬那廉价又虚伪的情意。
只想抓住时机,利用他所能提供的便利,为自己为将来铺路。
等时机成熟,她便会毫不留恋地抽身而退。
一个前世膈应过她的雯琴,一个裴戬养在外面的玩意儿,与她郁澜今生所求的大局相比,算得了什么?尘埃而已。
连恨都嫌多余,更不值得耗费心神去在意。
想到此处,郁澜心底最后一丝波澜也彻底平复,只剩下一种漠然。
她忽然将手里的青瓷茶盏轻轻搁在紫檀木小几上,“叮”的一声轻响,在寂静的室内显得格外清晰。
像敲在许琳懿的心坎上,让她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郁澜抬起眼,目光坦荡地迎上许琳懿带着探究的视线,唇角微勾。
“二姐姐今日特意提起雯琴,是怕我心里不痛快,还是怕我太过痛快,显得不近人情?”
许琳懿被她这直白的反问噎得一怔,脸上掠过一丝红晕。
她确实存了试探的心思,想看看郁澜对裴戬身边人的真实态度,却没想到对方如此敏锐,一语道破,且毫不遮掩。
郁澜看着她瞬间变幻的脸色,心中了然,唇角的弧度加深了些,那笑意里竟透出几分嘲弄,不知是嘲许琳懿,还是嘲这世道。
她话锋却陡然一转,不再纠缠于雯琴,反而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问题:“二姐姐,你说,一个男子,若当真真心实意地爱重一个女子,又如何容得下旁人来分她的心?”
许琳懿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懵了,下意识地顺着她的话想:“这……正妻主持中馈,为夫家开枝散叶,妾室侍奉左右,绵延子嗣,本就是常理。”
“常理?”郁澜轻轻嗤笑一声,“什么常理?不过是男子们贪心不足,既要贤惠
第121章 三皇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