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问题的态度挺实在。”李湘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感慨:“餐饮行业,菜品偶尔出问题很正常,但处理方式能决定顾客是转身离开,还是变成回头客。记住,顾客投诉时,情绪往往比事情本身更重要——先安抚情绪,再解决问题,最后给点超出预期的补偿,基本不会出错。”讲到这里,她看了一眼时间,对学员们说:“接下来我们做个模拟演练。我需要两位学员上台,一位扮演顾客,一位扮演服务员。场景是:顾客点了一份水煮鱼,吃到一半说‘里面有根头发,要求免单并赔偿一千元。”这个场景一出,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最终,邢成义和另一个女生被推上了台。邢成义扮演服务员,刚站定就有些紧张,手都不知道往哪放。李湘朝他比了个“放松”的手势,对扮演顾客的女生说:“你可以再凶一点,比如拍桌子说‘你们这卫生也太差了,我要是吃坏肚子怎么办?”模拟开始后,女生果然入戏了,拍着讲台说:“这水煮鱼里有头发!你们是不是不想干了?赶紧免单,再赔我一千块钱,不然我现在就打食药监的电话!”邢成义下意识地说:“不可能啊,我们厨房都戴帽子的……”话没说完就被李湘打断了:“停。邢成义同学,你刚才犯了两个错:第一,质疑顾客——‘不可能这三个字一出口,就把顾客推到了对立面;第二,没关注顾客的核心诉求——他说‘赔偿一千,未必是真想要钱,可能是觉得‘被冒犯了,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重视。”她走到邢成义身边,示范着说:“正确的开头应该是:‘您先消消气,菜里有头发确实是我们的失误,让您吃得不舒心,我先给您道个歉。然后立刻做两件事:一是把有头发的菜端走(注意不要当着顾客的面挑拣头发,那会更恶心),二是提出解决方案——‘这道菜我马上给您免单,再送您一份甜品和一张五十元的代金券,下次来用。如果您担心身体,我们可以陪您去医院检查,所有费用我们承担。”她又对扮演顾客的女生说:“你看,如果服务员这么说,你还会坚持要一千块赔偿吗?”女生想了想,摇摇头:“应该不会了,感觉他们挺有诚意的。”李湘拍了拍手:“这就是关键——诚意能化解大部分矛盾。当然,也有真的想讹钱的顾客,但这种情况很少。遇到时别慌,先按流程处理,处理不了就找领班或经理,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演练结束后,李湘又讲了几个场景:比如“顾客说‘你们的菜太贵了,比隔壁贵一半”,应对的核心是“强调价值”而非“对比价格”(可以说“我们的食材是从产地直采的,比如这道红烧肉,用的是黑猪肉,肉质更嫩,您可以先尝一块,要是觉得不值,我给您推荐几道性价比高的菜”);比如“顾客喝醉了在大厅吵闹”,应对的核心是“温和隔离”(可以说“哥,我带您去包间歇会儿,那里安静,我再给您泡杯醒酒茶”,千万别硬拉硬拽);比如“顾客说‘服务员,你态度怎么这么差”,哪怕觉得委屈,也要先道歉(“对不起,可能我刚才没注意语气,让您不舒服了,您有什么需求,我现在好好听着”)。每个场景,她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细节丰富到能让人想象出当时的画面:比如讲怎么应对带小孩的顾客,她提到有次一个小孩把果汁洒在了白桌布上,妈妈急得不行,她笑着说“小孩子活泼才可爱呢”,然后拿来湿巾帮着擦,还送了个小气球,最后那位妈妈成了常客;比如讲怎么应对挑剔的老人,她说有位大爷每次来都嫌菜太咸,她就让后厨单独给他做“少盐版”,还特意把菜切成小块,大爷后来总说“这姑娘比我闺女还贴心”。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李湘看了一眼窗外,夕阳正把操场染成暖黄色。她合上讲义,对学员们说:“今天讲的这些,说到底就一个核心——把顾客当成‘身边人去对待。你不会对朋友说‘不可能,不会对家人冷漠敷衍,对待顾客也一样。前厅工作,技巧很重要,但比技巧更重要的是‘同理心——站在顾客的角度想想,他为什么会这么说、这么做,然后用真心去回应。”她顿了顿,语气里带着真诚:“我从服务员做到现在,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顾客,有过被骂到偷偷哭的时候,也有过被顾客夸到心里暖暖的时候。但我始终觉得,前厅工作就像一面镜子——你对顾客笑,顾客就会对你笑;你用真心对待顾客,顾客也会用真心回应你。”下课铃响时,教室里响起了比早上更热烈的掌声。邢成义看着讲台上收拾讲义的李湘,突然觉得之前对“服务员”这个职业的认知变得不一样了——原来这份工作里,藏着这么多学问和温度。他拿出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下李湘说的那句话:“人心没有固定流程,但真诚永远是最好的通关密码。”
喜欢。
第一百三十四章 原来服务员不只是服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