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2章 一辈子最明智的选择[1/2页]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码到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江省内无秘密。
     省委常委会刚结束,文件还没下到林城,有心人就已洞悉了内部消息。
     祁卫国这种层级的干部,得到消息时,清南市已经为此召开了临时会议。
     碰头的时候,市委书记何群看着对面的汪明远,后者脸上没有半分意外。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何群问。
     汪明远当然不会说,刘清明前脚刚走,他后脚就联系了京城,拿到了国办文件的内容。
     他只是说:“省里把贫困乡列入试点,是对我们执政水平的考验。”
     这话说得很有意思。
     何群心里清楚,所有试点地区里,云岭乡是唯一的贫困乡。
     越是穷地方,越是依赖各种税费。
     一旦改革失败,农民生活水平不升反降,造成动荡,他这个清南市委书记,是要第一个挨板子的。
     “我就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找你商量。”何群说,“现在怎么办?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刘乡长是个有能力的人,我相信他。”汪明远说。
     何群想起了陪省长下乡时的场景,那个年轻人确实表现突出。
     “总之,我要云岭乡的数据亮眼。”他敲了敲桌子,“对了,他有没有提什么要求?”
     汪明远笑了:“他不要钱,只要我们为他承担五个教编的指标。”
     “什么?”何群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他还不如要钱!我上哪儿给他弄五个教编?他真敢开口!”
     “他已经弄到了,”汪明远说,“省教育厅直接下发到云岭乡的,只不过需要我们市里为他作保。”
     何群这下是真的吃惊了。“怎么可能?”
     “戴帽子指标。”汪明远解释道,“他担心有人中途作梗,需要市里为他背书。”
     何群沉默了片刻,长叹一口气:“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啊。我以为你汪市长就够妖孽了,这个刘清明,看来也不遑多让。”
     汪明远哈哈一笑:“何书记这是在点我呢。”
     “那,这事你答应了?”
     “昨天我还在考虑,”汪明远摊开手,“今天看到省里的通知,刘乡长根本没给我们拒绝的余地。”
     何群觉得也是,他们还商量个什么劲。
     “谁敢动省级试点乡的教编指标?发通知吧,希望他们能用好这些政策,做出一番成绩来。”
     汪明远的动作很快。
     第二天下午,清南市政府关于省教育厅下发云岭乡五个教编指标的红头文件,就送到了乡政府。
     政府办主任汤学谦拿着文件,反复确认上面的公章,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几乎是飞奔着冲进书记办公室:“赵书记,您看!”
     赵元佐接过来,也是一惊。
     之前刘清明说能搞到一个,他还不信,现在直接下来五个!
     文件白纸黑字,盖着市政府的公章。
     由不得他不信。
     “乡长呢?”赵元佐问。
     “刘乡长和于副乡长都不在,一个在工地,一个去山上了。”汤学谦说。
     “指标什么时候能到我们手里?”
     “不知道,”汤学谦忧心忡忡,“按流程,得在林城和清南转一圈,就怕到咱们这儿,没几个了。”
     “戴帽子指标,他们也敢截留?”赵元佐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活泛开了。
     他想,有的人关系通天,只要有指标,就能运作。
     他开始盘算,这件事需要找哪个关系,花多少钱合适。
     汤学谦放下文件,悄然退了出去。
     没等赵元佐想明白,他办公室的电话就炸了。
     一个接着一个,全是来询问指标的。
     乡里的、县里的、市里的,一个比一个来头大。
     教师收入虽低,但那是铁饭碗,而且从基层转岗,也是一条路子,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赵元佐敢肯定,那些有关系的人,已经在磨刀霍霍了。
     这事,好处还没看见,麻烦先来了。
     答应谁,就得得罪另一批人。
     这五个指标,现在成了烫手的山芋。
     而扔出山芋的那个始作俑者,居然拍拍屁股置身事外。
     赵元佐抓起电话想打给刘清明,听筒里只有“嘟嘟”的忙音,那边根本没信号。
     刘清明的生活很有规律。
     白天盯工地,晚上接小勇回家,看他写作业画画,然后雷打不动地和苏清璇通个电话。
     甜蜜蜜地谈个异地恋。
     别有一番滋味。
     家里的情况也是一天好过一天。
     春节期间,通讯专卖店的生意达到顶峰。
     最高一天的营业额突破了50万。
     当月股东分红总量超过三十万!
     苏清璇一个人就拿到了十万块。
     饶是她见惯财富,也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
     不过她对金钱没什么概念,有了就存起来。
     刘清明戏称自己这软饭得吃一辈子。
     苏清璇笑得不行。
     除此之外。
     每隔三天,他会去一趟东山村,指导村民在农科所技术员的帮助下,试种板蓝根之类的经济作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河口乡的合作也步入正轨,矿工们正在接受培训,只等工程师勘探完毕,就能开工。
  

第282章 一辈子最明智的选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