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安置点设在乡中心小学,操场上搭满了蓝色的救灾帐篷,密密麻麻。
     刘清明还没走进校门,消息就长了翅膀一样飞了进去。
     “刘乡长来了!”
     “刘乡长回来看我们了!”
     帐篷里的人纷纷涌了出来,黑压压的一片,瞬间就把不大的校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一张张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惊惶,也带着看到主心骨的期盼。
     刘清明停下脚步,看着他们。
     这些都是云岭乡最朴实的乡亲。洪水冲垮了他们的房子,淹没了他们的田地,夺走了他们一年的收成。
     他心里沉甸甸的。
     “乡长,我们的房子都没了,以后可咋办啊?”一个老婆婆哭着喊道。
     “是啊乡长,地里的庄稼全完了,下半年吃啥呀?”
     “乡长,你可得给我们做主啊!”
     人群的情绪有些激动,七嘴八舌的,现场乱糟糟的。
     于锦绣想上前维持秩序,被刘清明伸手拦住了。
     他往前走了两步,站到人群的最前面。
     他没有用喇叭,只是提高了音量。
     “大家静一静,听我说。”
     他的声音不高,但很有力。混乱的场面慢慢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他。
     刘清明环视一圈,重点看了看几张熟悉的面孔,那是东山村和神台村的村民。
     “我知道大家心里急。”刘清明开口,“家没了,地淹了,换谁谁都急。我理解。”
     “但是,光急没用。”
     他指了指操场上堆积如山的救灾物资。
     “大家看看这些东西,吃的,穿的,盖的。哪来的?全国各地送来的。我们云岭乡遭了灾,全国人民都在帮我们。省里、市里,也都在盯着我们。”
     “有国家给我们撑腰,有全国人民的帮助,我们怕什么?”
     他的话很简单,很实在。
     乡亲们的情绪平复了一些,但脸上的愁容还在。
     刘清明继续说:“我知道大家最担心的是什么。是房子,是地,是往后的日子怎么过。”
     他看向那个哭泣的老婆婆。
     “大娘,你放心。倒掉的房子,政府给你们修,我带头给你们修!”
     他又看向那些为庄稼发愁的汉子。
     “损失的庄稼和家畜,这笔账我记着。等把家园收拾利索了,我带你们把损失的钱,一分一分地赚回来!”
     “我刘清明,今天在这里给大家伙儿立个军令状。只要我还在云岭乡一天,就绝对不会让任何一户受灾的乡亲流离失所,饿着肚子!”
     话音落下,人群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他这番话镇住了。
     承诺修房子,承诺带着赚钱。这不是空话,这是实实在在的保证。
     人群里,一个黝黑健壮的汉子挤了出来。是东山村的民兵营长,甘宗亮。
     他扯着嗓子,对着所有人大喊。
     “乡亲们!咱们云岭乡,啥时候有过这样的乡长?”
     “洪水来了,哪个干部不是往安全地方跑?只有刘乡长,他往咱们山上跑!”
     “在东山村,他让咱们老弱妇孺先走,自己带着人顶在最后面,差点被泥石流埋了!这样的乡长,从来没有过!”
     “现在,刘乡长回来了,身上还带着伤,他不说自己的委屈,先想着咱们的房子和地。这样的好乡长,咱们不信他,还能信谁?”
     甘宗亮的话,像是一把火,点燃了乡亲们心里的那点火苗。
     “对!我们信刘乡长!”
     “乡长,你说咋干,我们就咋干!”
     “我们都听你的!”
     喊声此起彼伏,汇成一股巨大的声浪。乡亲们脸上的愁苦和迷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点燃的希望和干劲。
     刘清明抬手,往下压了压。
     等声音渐渐平息,他才开口。
     “好,既然大家信我,那就听我的安排。”
     “从明天开始,咱们不等不靠,自己动手,重建家园!”
     “我把工作分一下。山下的村子,受灾相对轻一些,道路也通了。这部分的重建工作,由咱们的于副乡长负责。”
     他看向于锦绣,于锦绣毫不犹豫地点点头。
     “我,”刘清明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我亲自负责最困难的几个村子。东山村,神台村,还有其他几个在山上的村子。”
     “第一步,就是要把路打通。路通了,物资才能运上去,重建才能开始。”
     他看向甘宗亮。
     “亮子,你把你们村,还有神台村的青壮年都组织起来。明天一早,跟我上山,咱们先把路给清出来!”
     “是!乡长!”甘宗亮挺直了胸膛,大声应道。
     “其他人,也不能闲着。”刘清明又对其他人说,“清理自家周边的淤泥,整理还能用的东西。妇女同志们,组织起来,负责后勤,给大家伙儿烧水做饭。”
     “每个人都动起来,每个人都出份力。咱们自己的家,要靠自己的手建起来!”
     “好!”
     “就这么干!”
     乡亲们的热情被彻底调动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清明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那块因为七十万捐款而结成的冰,悄然融化了。
     这才是他该做的事。
     只要人心不倒,希望就在。
     ……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
     云岭乡政府大院里已经人声鼎沸。
     刘清明带着甘宗亮和一百多个青壮年,扛着铁锹、锄头,拿着砍刀,准备上山。
     于锦绣带着另一队人,去清理山下村庄的道路和河道。
     整个云岭乡,像一台沉寂许久的机器,在刘清明回来的这一刻,重新轰鸣着运转起来。
     乡长亲自带头干活,这个消息本身就是最强的动员令。
     受灾的群众不再只是待在安置点里唉声叹气,他们纷纷行动起来。有力气的去清理路障,没力气的就在后方送水送饭。
     泥泞的道路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刘清明后背的伤口还没拆线,汗水浸湿了纱布,一阵阵地刺痛。但他一声不吭,抡起铁锹,铲起塌方的泥土,动作一点

第343章 全面主持工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