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们主要通过圆法和筛法来推进研究,而林东升则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圆法中的误差估计,创造性地结合计算机辅助计算,完成了两个部分的关键证明:
一,他证明了对于充分大的奇数,弱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二,他对小于该界限的所有奇数,通过计算机验证其均可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用的是已有的素数表和高效的算法。
通过两部分的结合,最终证明了所有大于7的奇数,都满足弱哥德巴赫猜想。
当熊永昌教授看到林东升送来的论文时,瞬间就怔住了,不管这个猜想的证明对不对,就冲他的这份野心和魄力,就值得大嘉赞赏。
他没想到林东升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石破天惊!
当然,熊教授并不认为困扰数学界二百多年的弱猜想,能如此轻易地被林东升证明出来。
所以,他在惊喜之后,很快就开始冷静地阅读相应的证明过程。
看到林东升居然想到用计算机来验证数学猜想,他同样没有表现得特别惊讶。
自从超级计算机横空出世之后,很多科学家和数学家都在这方面进行过类似的尝试,但效果相当有限。
到2006年为止,只有黑尔斯通过计算机的复杂计算,勉强证明了开普勒猜想,之所以说勉强,是因为传统的人工评审方法,还难以完全验证其正确性。
然而,当熊永昌耐着性子看完林东升全部的证明过程后,终于被震惊到了。
从他的角度来看,这篇证明论文,居然在数学逻辑上,是完全站得住脚的,并不是瞎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熊教授自己虽然对数论也很了解,但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很快就将这篇论文,拿到了清北数院的院长办公室。
最后,几位数学教授在认真研究了几天后,终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不出意外,林东升居然真的成功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
熊永昌反复确认后,当场大笑三声,然后激动得晕了过去,仿佛证明弱猜想的人,不是林东升,而是他自己。
晕倒前,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华夏数学界,在沉寂了几十年之后,终于后继有人了!
不过,他们并没有急着将大家看过的结果告诉林东升,而是让他再等等。
熊教授想等世界上最顶尖的《数学年刊》评委会认真审核之后,有了准信,再作决定。
熊永昌教授醒来之后,他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姚教授,对他千恩万谢,弄得姚教授自己都有点莫名其妙。
因为熊永昌认为,如果林东升当初没有被录入实验班,如果他现在没有足够强大的计算机知识,是不可能想到这个天才的方法的,更不可能拥有这样的破局能力。
如今看来,真的是条条大道通罗马!
数学可以为计算机所用,计算机知识,同样也可以反过来为数学所用。
原来,一直以来,都是他自己看问题过于局限和肤浅了,险些阻碍了天才的成长和进化。
熊教授相信,林东升有了这种跨界思维和整合能力,将来在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肯定远不止如此。
用一篇论文,彻底将熊永昌教授征服之后,林东升并没有沾沾自喜。
他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室友张琼楼最为擅长的芯片领域。
喜欢。
第469章 破解弱猜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