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爷爷还没缓过神,又一颗子弹射来,这次是冲他小腿来的,他下意识将石头向下一丢,正好砸在小腿前的地上,子弹打在石头上,再次反弹,嵌入旁边的草丛,若不是这一挡,那颗子弹必定射中爷爷的小腿,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腿伤很可能致命。
那次,爷爷只是下巴被一粒小碎石擦破了一点皮,流了几滴血,算是受了点轻伤,却也因此避开了更大的凶险。他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也更相信万物有灵,那块石头就是他的福星。
那块石头,青灰色,上面有天然的纹路,像个“福”字,仿佛被爷爷赋予了神秘的力量,成了他的护符,他走到哪带到哪,用红布包着,放在贴身的布袋里。
可后来,这块石头却在家中莫名失踪,1950年的一个雨夜,爷爷发现石头不见了,翻遍了家里每个角落都没找到,他当时就说“它完成使命,回去了”。有人说看到在豆腐堰边闪过一道与石头相似的光芒,那光芒一闪而过,紧接着便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仿佛地动山摇,整个大地都为之震颤,堰塘里的鱼纷纷跳出水面,像疯了一样。
周边的村民们,都看到天空中出现了奇异的云彩,形状如同一只巨大的手,五指分明,在堰塘上空停留了一刻钟才散去,仿佛在预示着什么。有人说那是堰神显灵,收回了信物;也有人说那是爷爷的福气被收走了,陈家要开始走霉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其中又有怎样的关联?难道石头与豆腐堰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是命运的安排,还是神秘力量的指引?父亲后来去堰边寻找过,在泥里挖到过一块相似的石头,却没有当年那块的灵性,放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
后来,有风水先生说,那块石头可能是开启豆腐堰秘密的关键钥匙,是“镇物”的一部分,它的失踪或许是某种神秘力量的召唤,说明“封印松动,需要重新加固”。
家族中流传着一种说法,称这块石头是上古遗留的灵物,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五色石碎片,具有沟通天地的神力,能感知吉凶,自动护主,当年陈家祖先就是靠这块石头找到了忧乐沟这块宝地,繁衍至今。
石头成了爷爷的护符,所以后来父亲最先掌握的手艺便是石匠,爷爷说“石头能保平安,也能安身立命”,毕竟石头是当地建筑业的根基,忧乐沟多山,石材丰富,学石匠饿不着。
此后,关于爷爷和石头的故事在当地流传开来,人们都说爷爷受到了神灵的庇佑,是“天选之人”。有人遇到难事会去陈家求助,爷爷从不推辞,能用石头解决的就用石头——比如给人刻个石敢当镇宅,不能用石头的就给人指点迷津。
一块石头两次救命,这神奇的事儿很快传开,不久后爷爷便当上了侦察排长,因为刘大能觉得他“福大命大,能带兵打胜仗”。爷爷打仗有个特点,从不贪功,见好就收,所以损失很小。
此后无数次出生入死,他总能全身而退,就连跟随他的战友也都平安无事,他带的排被称为“福将排”,每次任务都能完成,伤亡率最低。仿佛爷爷身上有着一种神秘的力量,保护着他和身边的人,战士们都愿意跟着他,说“陈排长在哪,我们就敢打到哪”。
在战场上,爷爷总能凭借着敏锐的直觉,带领士兵避开敌人的埋伏。有一次,部队要穿过一片山谷,爷爷看到谷底有雾气不散,说“不对劲”,让部队绕道而行,后来才知道,那山谷里埋伏了敌人一个连,就等着他们进去。
后来,爷爷官越当越大,升到了营长,却依旧喜欢亲临前线,不爱待在后方指挥部,家父和我都继承了他这一点——父亲做生意喜欢亲自考察,我做研究喜欢亲自动手,觉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在战场上,爷爷总能凭借着独特的洞察力,带领士兵化险为夷。他不光看地形,还看动植物的反应,“鸟不飞的地方有埋伏,蛇过马路要下雨”,这些来自民间的智慧,在战场上屡试不爽。
然而,爷爷在一次战役后,那是 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他所在的部队伤亡惨重,爷爷作为幸存者,曾独自在营帐中待了整整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帐帘都没掀开过,出来后便沉默寡言,眼神空洞,仿佛经历了什么极其震撼的事情,以前爱说爱笑的人,变得一天说不了三句话。
到底在那三天里发生了什么?有人传言,爷爷在营帐中看到了死去的战友魂魄,那些战士的脸都血肉模糊,向他哭诉死得冤;也有人说,他看到了战争的结局,知道胜利要付出巨大代价,内心痛苦;这传言是真是假,无人知晓,爷爷从未提起过。
但从那以后,爷爷的眼神中总是带着一丝深邃和神秘,仿佛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不再轻易动怒,对人对事都很淡然,像是看透了生死。
他常常会在深夜,独自对着星空发呆,嘴里念叨着一些听不懂的话语,像是在和星星对话,有时会拿出罗盘,对着星空测量,嘴里说着“快了,快了”。
后来,在爷爷的日记中,发现了一些零星的记载,提到他在那场战役中,目睹了一些超乎寻常的景象,“尸山血海,怨气冲天,竟引动地脉异动”,“有白光自地底出,收死者魂,入另一个世界”,它们拥有难以言喻的力量,这或许就是他闭口不谈的原因,怕吓到别人。
这些记载让家族后人对爷爷的经历充满了好奇,也更加敬畏他所面对的未知世界,明白有些事情,不知道比知道更好。
爷爷借故离开了刘大能的部队不久,说是“水土不服,身患重病”,其实是算出刘大能气数已尽。果然,不到半年,刘大能的队伍就被更强大的刘半神打得七零八落,最后投降了日军,成了汉奸,这一切都与爷爷无关了,他早已解甲归田,回到了忧乐沟。
爷爷成了军阀刘大能阵营中唯一得以安享余生的军官,其他将领要么战死,要么成了汉奸被枪毙,要么流落街头,相比之下,爷爷能回家种地,已是天大的幸事。
他的离开,仿佛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布局,让人不禁对他的智慧和远见深感佩服。村里人说“陈家老爷子会算,知道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懂得急流勇退。
爷爷似乎早已看穿了局势的发展,提前为自己谋划好了退路,他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通变者为达人”,这或许就是他能在乱世中保全自身和家族的原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爷爷返乡后,只在县上挂了个乡民代表主席的虚职,没啥实权,就是开开会,传达一下上面的精神,谢绝了所有再次出仕的邀请,包括县政府请他去当参议,他说“我就是个农民,只会种地、教书”。
那时我家已经拥有了忧乐沟的所有土地,是祖上传下来的,加上爷爷早年买的,有上千亩。爷爷又在李家旗买下了一条更大的沟,叫“青龙沟”,两条沟共百余里长的地界,他请了风水先生,花了三年时间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修水渠、筑梯田、栽果树。
在改造过程中,爷爷似乎运用了一些神秘的力量,他亲自选址,每块地种什么作物都有讲究,“东稻西麦,南水北旱”,说是符合五行,使得这片土地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原本贫瘠的青龙沟,几年后就成了良田,产量比别处高很多。
他仿佛是一位智慧的规划者,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着这片土地的命运。他还在两条沟的交界处修了座石桥,叫“连龙桥”,说是能打通地气,让两条沟的福气相互流通。
而这些变化,或许将影响着这里世世代代的人。青龙沟现在成了忧乐沟的粮仓,陈家虽然不再拥有土地,却因为爷爷当年的改造,让全村人都受益,提起陈家,没人不说好。
改造完成后,有人在夜里看到从两条沟的交界处升起一道五彩光芒,那光芒直冲云霄,像彩虹,却比彩虹更亮,照亮了整个夜空,持续了一整晚,连邻县的人都看到了。
周边村庄的老人说,那光芒出现时,他们听到了悠扬的声响,像很多乐器在合奏,又像是风吹过山谷的回声,仿佛是天上的神灵在庆贺,说“陈家积德,感动天地了”。
这光芒又预示着什么?或是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有人说那是爷爷的功德之光,也有人说那是青龙沟被激活了。
据村里的老档案记载,在光芒出现的当晚,附近的山脉发生了轻微的位移,GPS测量显示,青龙沟的主峰矮了一寸,而忧乐沟的马鞍山高了一寸,仿佛整个地形都在呼应着某种神秘力量,达到了新的平衡。
当地的地方志中也有类似的奇异事件记载,清朝乾隆年间,忧乐沟也曾出现过“天现异彩,持续竟夜”的现象,之后便是五谷丰登的十年,似乎都在暗示着这片土地有着不寻常的身世。
豆腐堰的改建,发生在那段风云诡谲的岁月——1946年,国共内战一触即发,社会动荡不安。爷爷说“乱世之中,唯有根基稳固才能自保”,决定对豆腐堰进行扩建,让它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家父曾提及,这是将原本如幽咽小曲般难以施展拳脚的格局,改造成了能“口大吃四方”的崭新模样,从十五亩扩到二十四亩,增加了闸门和分水渠,让灌溉范围扩大了一倍。
爷爷以这般举动,向我们这些稍有慧根的后人昭示:天下大势虽难以撼动,可自身命运并非被死死定格,仍存有一线转机。就像这堰塘,看似固定,实则可以改造,人也一样,看似命定,实则可以通过努力改变。
爷爷深知,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只有勇于改变,才能在困境中寻得生机。他常说“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用改建堰塘的实际行动告诉家人,要积极面对挑战。
他用自己的行动,为家族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顺应自然,却不向命运低头;敬畏神秘,却不被未知吓倒。
改建过程中,爷爷亲自设计图纸,用比例尺画出详细的结构,每一个尺寸、每一个角度,都蕴含着他对风水和命运的理解,比如闸门的位置对应着“生门”,分水渠的走向符合“九曲来水”的格局。
他还从各地请来能工巧匠,在堰塘四周雕刻了精美的浮雕,浮雕内容皆是上古神话故事——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仿佛在讲述着豆腐堰的前世今生,寓意着人类与自然的抗争与和谐。
这些浮雕不仅工艺精湛,而且暗藏玄机,浮雕上的人物眼神会随着光线变化而变化,正午时眼神凌厉,像是在警告;黄昏时眼神温和,像是在守护。据说按照特定顺序触摸浮雕上的图案——从大禹的治水工具摸到女娲的补天石,能开启隐藏在堰底的秘密通道,但至今没人试过成功。
爷爷一心扑在生存环境的基础营建上,意在警醒我们,改命需从根源处发力,才能收获实效。他说“房子根基不稳会塌,人根基不稳会败,这根基就是品德、能力和环境”。
运气或许一时难以扭转,命运却可凭借人为努力改写,恰似雕琢璞玉,反复打磨方能成器。爷爷自己就是例子,他年轻时家道中落,靠读书、学手艺、积德行善,重新撑起了陈家。
爷爷就像一位智慧的导师,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这个道理。他教育子女,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要抱怨命运不公,要从自身找原因,从基础做改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明白,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环境,才能改变家族的命运。所以他修学堂、建水渠、改堰塘,做的都是利长远的事,不图眼前的回报。
他的每一个决策,每一个行动,都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长远的眼光。比如他坚持让子女读书,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连女儿都送去上学,姑姑后来成了县里的医生,是忧乐沟第一个女大学生。
他常常教导子孙,要敬畏自然、顺应天道,同时也要勇于挑战命运。“敬天不是怕天,顺命不是认命”,这句话成了陈家的家训。
在学堂授课时,爷爷会结合豆腐堰的故事,向孩子们讲述人与自然、命运与抗争的道理,“堰塘能蓄水,也能泄洪,人要像堰塘一样,能容能放”。
这些教诲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家族后人,陈家的孩子都懂得感恩、勤奋、上进,在各行各业都做得不错。
他还会组织学生在学堂的后院开垦荒地,种植各种草药,认识车前草、蒲公英、艾草等,教他们草药的功效,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自然的神奇与生命的力量,明白“万物皆有用”的道理。
在他的教导下,学堂里走出了许多通晓天文地理、懂得敬畏自然的学子,有当农艺师的,有做环保的,有研究地质的,都与“土地”有着不解之缘。
爷爷带着乡亲们把豆腐堰从十五亩扩充至二十四亩,动用了全村的人力,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没有用机械,全靠人力挖掘、搬运,爷爷和大家一起干活,从不搞特殊。
挖掘出的土石方统统用于加固大堤,大堤宽五米,高两米,用夯土打实,外面砌上青石板,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至今稳固如初,比现在水泥筑的堤坝还耐用。
虽说常规来讲,大堤不适宜种树,怕根系破坏堤坝,可当堤坝宽阔厚实到一定程度,且下方石基坚如磐石时,种树又有何不可呢?爷爷说“树能固土,还能挡风,只要选对树种,控制间距,反而是好事”。
爷爷的这一举措,不仅加固了大堤,还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生机。春天大堤上的桃花开了,像一条粉色的带子;秋天梨子熟了,村民们可以采摘,共享丰收的喜悦。
他仿佛有着独特的见解,总能在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中找到突破口,不墨守成规,却也不盲目冒险,做什么事都讲究“度”。
在种树的过程中,爷爷严格按照特定的方位和间距种植,株距两米,行距三米,横平竖直,像列队的士兵。每种一棵树,都要先测土壤酸碱度,再看朝向,确保树能长得好。
每一棵树的位置,都经过了他的精心测算,用罗盘定位,保证每棵树都在吉位上,不会犯煞。比如杏树种在东方,属木,旺子孙;梨树种在南方,属火,旺名气。
他还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在不同方位种植不同的树木,东方属木种杏树,南方属火种梨树,西方属金种李树,北方属水种桃树,中央属土种枣树,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风水阵,五行相生,生生不息。
每到清晨,阳光穿透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投射出奇异的光影,光斑晃动,像跳动的精灵,与堤坝上的纹路相互呼应,那些纹路是青石板上的天然花纹,拼在一起像一幅巨大的八卦图,仿佛在演绎着古老的神秘仪式。
至于为何执意种树,除了“东杏南梨西李北桃”这八个暗藏神秘玄机的字,对应着“春夏秋冬”四季,“金木水火”四象,背后是否还潜藏着更深的缘由?爷爷说“树是活的,能聚气,也能传递信息”,或许这些树是某种信号塔,能与天地沟通。
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把神秘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的大门,让人不禁想要探寻其中的奥秘。村里研究民俗的王教授说,这八个字可能是一句密码,对应着陈家的某种秘密,比如藏宝地点、祖先来历等。
村里的老学究研究后说,这八个字与八卦方位和五行相生相克有关,“杏”字带木,“梨”字带火,“李”字带金,“桃”字带木,再加上中央的枣树属土,正好凑齐五行,每一种树都对应着不同的运势和力量,杏树旺文运,梨树旺财运,李树旺官运,桃树旺健康,枣树旺家运。
更有甚者,传说这八种树木组合在一起,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守护结界,抵御外来的侵扰,比如 1959年的蝗灾,周边村庄的庄稼都被吃光了,唯有忧乐沟因为有这圈树,蝗虫到了堤坝就绕着走,没人能解释原因。
而爷爷种树时,总会在树根处埋下一些刻有符文的青砖,砖上的符文是“镇”“安”“宁”等字,用朱砂描过,这些符文与族谱中记载的古代镇邪咒语如出一辙,据说是陈家祖先传下来的,能增强树木的灵气。
让人不禁猜测,爷爷是否在通过种树,加固着豆腐堰的守护,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家族的安宁,这些树就像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堰塘的秘密,也守护着陈家的根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某个黄昏,落日洒下如金的余晖,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暮云仿若即将合拢的天幕,远处的山峦像沉睡的巨兽。爷爷抱着年仅三岁的大伯父,在豆腐堰边缓缓踱步,大伯父手里拿着个小风车,风吹过时呼呼转。
毫无征兆地,爷爷喃喃低语:“忧乐仙呵忧乐仙,你岁数也不小了,也该长胡子了。”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被风传到了几十米外,正在割草的赵大爷都听见了,以为爷爷在跟谁说话,四处看却没人。
兴许是“胡子”二字勾起了大伯父的好奇,他指着爷爷的下巴问“胡子是什么”,年仅三岁的他,竟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后来疯疯癫癫时,总念叨着“长胡子了,长胡子了”。
这话至少透露了两个令人费解的信息:其一,“忧乐仙”究竟所指何物?是豆腐堰的神灵,还是陈家的祖先显灵,或是某种自然力量的拟人化?
是这片土地上的守护神灵,还是隐藏在暗处的神秘力量?村里的长者说,“忧乐仙”是这片水域的守护神,原型是一条青龙,盘踞在堰底,它掌管着周边的风水和运势,能兴云布雨,也能惩罚恶人。
传说其原型是一位在这片土地上造福万民的古代贤士,姓陈,是陈家的祖先,曾带领百姓治水,死后魂魄化作守护灵,庇佑着一方百姓,所以陈家在忧乐沟的威望才这么高。
其二,树与胡子之间,究竟有着怎样隐秘的关联?爷爷说的“长胡子”,是不是指让这些树长得更茂盛,根系更发达,像胡子一样?树的根系确实能像胡子一样延伸,保护堤坝,吸收水分。
是一种象征,还是蕴含着某种神秘的仪式?有人说“胡子”是指堰底的水草,爷爷希望水草长得更丰茂,增强封印的力量;也有人说“胡子”是指时间,希望堰塘能像老人一样,积累更多的智慧,守护这片土地。
有人猜测,树的生长如同胡子的生长,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力量的积累,爷爷或许是希望通过种树,唤醒“忧乐仙”的力量,让它更强大,能更好地保护忧乐沟。
更有大胆的推测认为,“胡子”指代的是堤坝上树木根系盘结的模样,当这些树木根系相互缠绕,形成如胡须般的网络,便能与“忧乐仙”建立某种神秘的联系,从而守护这片土地,根系越发达,联系越紧密,守护力量越强。
大伯父回忆,自次日起,爷爷便独自一人,全身心投入到在豆腐堰堤坝上种树的工程中,天不亮就去,天黑才回来,午饭都是奶奶送去的,他从不间断,连雨天都披着蓑衣去。
整个过程,他不许任何人插手,哪怕是帮忙扶树苗都不行,即便是奶奶,也被拒之门外,爷爷说“心不诚则不灵”,这树要他亲手种才有用。
爷爷仿佛在进行一项神圣而庄严的仪式,不容许任何人打扰,他种树时神情肃穆,像在祭拜,每挖一锹土都念叨一句,每浇一桶水都鞠一躬,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挥锹,都仿佛带着某种特殊的意义,与天地沟通。
在他的努力下,一棵棵树苗在堤坝上扎根,成活率百分之百,哪怕是最难活的李树,也长得郁郁葱葱,仿佛是他种下的希望,等待着时间的浇灌,绽放出神秘的光芒,几年后就枝繁叶茂,形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
种树时,爷爷还会在每棵树下埋下一个小陶罐,陶罐是本地窑烧制的,口小肚大,里面装着一些神秘的粉末——有草木灰、五谷粉、硫磺,还有一张写着生辰八字的纸条,是爷爷自己的,和符咒。
这些陶罐的排列位置,恰好对应着天上的星宿,二十八棵树对应二十八星宿,另外十七棵对应北斗七星和其他亮星,形成一个微型的星空图。
每当夜幕降临,月光洒在陶罐上,会反射出微弱的光芒,像星星落在地上,与天上的星辰遥相呼应,仿佛在进行某种交流。
然而,爷爷与大伯父一同见证了这句话的诞生,大伯父又将这一神秘天机泄露出去——他长大后精神不太正常,逢人就说爷爷让忧乐仙长胡子,结果,二人一同遭受了仿佛来自命运的严峻考验。
也许只有豆腐堰和索溪河这样的公共设施,才留有他传承的密语吧,那些刻在堤坝上的符号,埋在树下的陶罐,或许都藏着爷爷想传递的信息,等待着合适的时机被解读。
冬至,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黄豆大的雨点砸下来,豆腐堰的水面上泛起巨大的漩涡,黑色的,直径有十几米,像是水底有什么东西要出来,岸边的树木被风吹得东倒西歪,发出呜咽般的声音。
那漩涡持续了整整一天,堰边的水位涨了一尺,把岸边都冲刷干净了。
而那些爷爷亲手种下的果树,一夜之间叶子全部枯黄,像是被抽走了生命力,次年春天也没发芽,直到后来,这些树才重新抽出新芽,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仿佛也感知到了主人的变故,这些有灵性的树木。
但爷爷留下的谜团却从未消散,他临终前说“去找水里的东西,陈家的根在那”,当时没人明白,后来才知道可能指的是豆腐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父亲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爷爷绘制的一张特殊地图,藏在鞋底的夹层里,用防水布包着,已经泛黄发脆,上面标注着豆腐堰周边的多个神秘地点——老柳树、七星石、月牙湾,还有一些奇怪的符号和文字,像是坐标。
上面标注着豆腐堰周边的多个神秘地点,还有一些奇怪的符号和文字,父亲后来才认出,那些符号是水文图,标注着水流的走向和速度,文字则是“寅时”“丙位”等时间和方位信息。
父亲按照地图的指引,来到其中一个地点——老柳树下,在树根处挖掘,果然挖出了一个古老的青铜罗盘,比爷爷书房里的那个小,却更精致,盘底刻着“陈”字。
罗盘上的纹路与爷爷书房中的罗盘如出一辙,指针却始终指向豆腐堰的中心方向,无论怎么转动,指针都固执地指着那个点,仿佛那里有什么强大的磁场。
这个发现,让父亲更加坚信,爷爷与豆腐堰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爷爷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围绕着豆腐堰展开,保护它,研究它,也通过它来守护家族。
而解开家族秘密的关键,或许就藏在豆腐堰那深不可测的水下,等待着后人去探寻。父亲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联系了专业的潜水队和考古专家,希望能揭开这个困扰陈家几代人的谜团,也告慰爷爷的在天之灵。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豆腐堰的秘密会重见天日,让世人知道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传奇。
? ?在大改之后,本书会增加一些类似这两章的内容,来取代原本的擦边不太雅致的文字。乡土气息是淡些了,但可读性会增强,一失一得,就算腩襟来的算盘也不容易计算了。
喜欢。
第18章 我爷爷,运用一些神秘力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