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7章 不凡出生[2/2页]

水不暖月 谁解沉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至坠入深渊,像在浅滩行走,虽有泥泞却淹不到脖子,总能挣扎着站稳,抖落身上的泥污继续前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成不了流芳百世的大善之人,如救苦救难的菩萨,受人香火供奉; 亦不会沦为遗臭万年的大恶之徒,似祸国殃民的奸贼,遭人唾弃谩骂。
     对我这等历经风雨、只求安稳的人而言,选择汪大自然最为稳妥,像选择一间遮风挡雨的瓦房,虽不华丽却踏实,能让人睡个安稳觉,夜里不怕狂风暴雨。”
     她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轻响,在寂静的屋里扩散开去,如同思绪的涟漪:“再者说汪三,方才提过,毛大姐生汪二时气血大亏,元气受损,像被掏空的米缸,只剩下个空壳,风一吹都晃悠。
     生汪三时已然气血不足,身体亏空,连奶水都稀薄得像清水,喂不饱孩子,只能用米糊糊凑数,那米糊糊得用小火熬三个时辰才够细腻。
     所以,仅比杏花大几个月的汪三,先天禀赋不足,体质孱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阵寒流就能让他病倒,咳嗽声能持续半个月。
     能避开他,咱们还是尽量避开为好,总不能让杏花嫁过去还要时时担忧夫君的身体,那日子过得提心吊胆,有何幸福可言?
     女人嫁人,图的不就是个安稳踏实,能有个人并肩面对柴米油盐吗?”
     稳婆语气笃定,每一个字都透着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与审慎,像老木匠量木下料,精准无误,不差分毫,几十年的经验让她对人心与命运有着独到的洞察。
     媒婆也跟着补充,走到窗边,望着院子里的老槐树,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像在诉说古老的故事,树身上有个树洞,里面藏着孩子们塞的石子和布条:“还有,对于汪二这孩子,你有所忽略。
     他口风极紧,这并非后天刻意养成,而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仿佛骨血里就带着守口如瓶的特质,像上了锁的箱子,钥匙都找不到,里面的秘密无人能知。
     这般性子的人,往后必定心思深沉,旁人只能听到他想让人知晓的话语,像隔着一层纱帘看东西,模糊不清,猜不透真实模样; 他心底的波澜与算计,旁人极难窥探,像深不见底的古井,投块石头都听不见回响,不知道里面藏着多少暗流。
     与这样的人共度一生,如同与迷雾为伴,难见晴空,杏花怕是难以舒心,日子过得像猜谜语,永远不知道下一句是什么,累心啊,比扛着锄头下地还累。”
     媒婆深知,在婚姻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里,性子与品性往往比家境更能决定幸福与否,这些细微因素往往会对未来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像种子深埋地下,会在不经意间生根发芽,改变整片土地的模样,长出参天大树或是荆棘丛生,全看种子的本性。
     在忧乐沟,口风紧可是关乎立身的关键品质,比钱财更重要。
     一个人若守不住秘密,就像漏了底的船,成不了事,走到哪儿都被人提防,背后指指点点,说他是“漏风的墙”。
     就这样,经过两位长者一番抽丝剥茧的深思熟虑,像解开一团缠绕的丝线,理清了头绪,杏花的姻缘方案初步有了眉目,像在迷雾中找到了前行的方向,虽不清晰却已可辨认,让人心里踏实了些,仿佛压在心头的石头轻了几分。
     许多看似不般配、令人费解的婚姻,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考量,只是这些缘由被岁月的尘埃覆盖,像被埋在地下的陶罐,不便轻易示人,只有在特定的时刻,比如后代整理旧物时,翻到泛黄的书信或是日记,才能被偶然发现,揭开尘封的往事,让人恍然大悟。
     就拿将花容月貌、灵气逼人的黎杏花许配给相貌平平、大了七八岁的汪老大来说,便是如此。
     这门亲事乍一听令人疑惑,像娇艳的玫瑰插在普通的花瓶里,显得格格不入,可其中的曲折原委,恰似深埋地下的根系,盘根错节,吸收着岁月的养分,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方能体会其复杂,明白每一条根须都有其存在的意义,缺一不可,共同支撑着这桩婚事的根基。
     这桩婚姻若成,对媒婆多年苦心经营的声誉无疑将造成巨大冲击。
     届时,人们定会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像一群嗡嗡作响的蜜蜂,聚集在村口的老槐树下,七嘴八舌,唾沫星子横飞,指责媒婆趋炎附势,感慨世道变迁,人心不古,甚至可能编造出各种流言蜚语,像污水一样泼来,玷污她的名声,让她晚节不保,出门都得低着头走。
     外人还会揣测,媒婆是不是收受了汪家的厚礼,被金钱迷了心智,像被糖衣炮弹击中,失了原则,忘了初心。
     ? ?写这把梯子,就是在写我自己!
    喜欢。
  

第67章 不凡出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