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6章 蜂言风语术[2/2页]

水不暖月 谁解沉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与植物的生命频率相和。
     凭借这秘术,邱癫子再度与身旁那株高大的金杏树建立起神秘的联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能“看”到树干内部的年轮,一圈圈记录着风霜:哪一年遭遇大旱,木质便显得紧实;哪一年雨水丰沛,纹理便舒展疏松。
     树芯处有一处暗疤,那是三十年前被雷劈中的痕迹,至今仍残留着微弱的能量波动,如同旧伤的隐痛。
     此时的他,心中暗自呢喃:“一定要顺利与金杏树沟通,从它那里获取至关重要的信息。”
     他的意念如同在风中飘扬的丝线,小心翼翼地探向金杏树的意识核心,“老农会大院子的命数,或许就系于这一次沟通。”
     这般念头,如同在幽暗中闪烁的微弱烛光,虽不耀眼,却坚定地支撑着他在这神秘莫测的境地中不断探寻,不肯停歇。
     他能感受到金杏树的意识如同平静的湖面,接纳着他的讯息,却尚未回应,仿佛在审慎地考量着什么。
     须臾,一道若有若无的意识波动从金杏树深处传来,如同投石入水后的涟漪,层层荡开:“要看到那个地方,还得请千年大黄莲树帮忙。”
     这“声音”并非通过耳朵接收,而是直接在邱癫子的脑海中响起,带着树皮般的粗糙质感,又夹杂着阳光穿透叶片的温暖,仿若穿越了岁月的长河,带着一种古朴且神秘的气息。
     邱癫子心中一凛,瞬间明白了这并非真正的声音。
     他曾在《蜂花柬》的注解中见过记载:“万物有灵,其讯无形,异能者以神魂为器,方能译其韵。”
     这其实是信息流,由无数植物特有的生物电信号、化学信号组成,通过蜂花柬的异能转化为类似声音的感知,每一个“音节”都蕴含着植物世界的密码——比如“帮忙”二字,便包含着黄莲树的方位、树龄、能量强度等多重信息。
     邱癫子听闻,心中猛地一紧,如同被无形的手攥住。
     他“望向”老农会大院子后方的方向,那里被层层叠叠的屋舍与竹林遮挡,只能隐约窥见一抹浓密的绿意。
     他焦急地“问”道:“那里还有上千米远,能联系上吗?”
     意念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他的心中满是担忧,仿佛此刻正站在悬崖边缘,脚下是万丈深渊,这最后一丝希望若是破灭,便会坠入无尽的幽暗,万劫不复。
     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神魂在微微战栗,如同风中的残烛。
     金杏树的意识波动再度传来,这次带着明显的舒缓节奏,似是在安抚邱癫子那紧绷的神经:“能!”
     一个简单的意念,却如磐石般坚定,瞬间稳住了邱癫子的心神。
     “你看这周围。”
     金杏树的意识引导着邱癫子的感知向下延伸,穿透表层的腐叶与泥土,“这片坡地的花草竹树,早就以一种神秘的方式结成了地网,而竹根便是这地网的纽带。”
     邱癫子的“视线”沉入地下,眼前豁然开朗:无数条竹根如同银白色的丝线,在土壤中纵横交错,形成细密的网络。
     粗如手腕的主根笔直延伸,细若发丝的须根则四处蔓延,与蒲公英的肉质根、野菊的须根、甚至远处松树的深根缠绕相连。
     他甚至能“看到”树液在根须中流动,带着淡淡的荧光,每一次流动都在传递着微弱的信号。
     “但凡根系能与竹根相连的植物,不管是直接相接,还是经由层层根系间接相通,皆能在这片地网中交流微量信息。”
     金杏树的意念继续传来,伴随着根系摩擦的细微震动,“只是这传递的速度,会稍显迟缓——每传递百米,大约需要一炷香的工夫。”
     这番解释,揭开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植物世界的神秘面纱。
     邱癫子忽然想起幼时听老人说的“竹报平安”,那时以为只是传说,此刻才明白,竹根确实能传递讯息。
     那奇妙的竹根亲现象,如同幽暗中的一道曙光,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驱散了些许绝望。
     他甚至能“分辨”出哪些植物在传递信息:松树的信号带着松脂的厚重,传递缓慢却稳定;蒲公英的信号轻盈急促,却容易中断;而竹子的信号则如同琴弦振动,清晰且迅速,不愧是地网的核心。
     邱癫子定了定神,压下心中的波澜,急忙“说道”:“好吧,你传讯给千年黄莲树,就说以下内容:”
     他的意念如同潮水般涌向金杏树,每一个字都被拆解成植物能理解的能量波动。
     “这座老农会大院子,本是风水绝佳的宝地。”
     他的意念中浮现出陈家大院鼎盛时期的景象:青砖黛瓦在阳光下生辉,祠堂前的旗杆高耸入云,雨水顺着屋檐的瓦当滴落,在青石板上汇成规整的水纹——那是风水格局完好时的气场印记。
    喜欢。
  

第196章 蜂言风语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