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的锯齿清晰可见,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不知名的虫鸣,“唧唧”声短促而微弱,断断续续,像是濒死的哀鸣,更添了几分阴森之感。
在这静谧中,隐隐能感觉到灵力的异常波动,如同平静湖面下的暗流,在地表之下涌动,偶尔能看到地面鼓起一个小小的土包,又迅速平复,似乎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让人心头发紧,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吸气时胸口微微起伏,生怕惊动了潜藏的未知。
汪东西的大瓦房呈现出五间两磨的格局。
所谓五间,便是一字排开的五个标准间,每间宽一丈二,深两丈,墙体是用青砖砌成,砖缝之间的水泥饱满,如同白色的丝带将青砖连接,坚固耐用,经历风雨侵蚀而不倒; 正中间是一间堂屋,屋脊比两侧高出三尺,寓意“中为尊”,彰显着家族的主次分明,屋脊两端的鸱吻栩栩如生,能吞噬邪祟,左右两侧各分布着两间侧室,对称工整,门窗的位置都一一对应,如同镜像。
在忧乐沟这个地方,侧室被当地人称作“房圈屋”,它不仅承担着起居的功能,摆放着床、衣柜等家具,床是雕花木床,上面刻着福禄寿喜的图案,衣柜是樟木制成,能防虫蛀,还肩负着储存粮食与杂物的重任,墙角都用石灰刷过,雪白如新,防潮防虫,粮食储存在这里,能保存很久都不发霉,麦粒一年后取出,依旧饱满如新。
那时的农民们,还未曾有专门书房的概念,堂屋便集供奉香火、充当客厅与餐厅等诸多功能于一体,香案上摆着祖宗牌位,牌位用紫檀木制成,质地坚硬,上面刻着祖宗的名字,字迹古朴,庄严肃穆;牌位前的香炉常年香烟缭绕,灵气氤氲,香气淡雅,是上好的檀香,能宁神静气,让进入堂屋的人心神平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盖檐则是日常操持劳作的所在,打谷、编筐、纳鞋底等活计都在这里进行,地面被常年踩踏得坚硬如石,泛着油光,能照出模糊的人影,如同铜镜,谷穗在上面脱粒,秸秆被捆成整齐的柴垛,墙角堆放着编了一半的竹筐,竹条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在这看似平常的布局中,实则暗藏着风水与灵力的运转逻辑,每一处空间的设置,都与家族的气运息息相关,堂屋聚气,让灵气汇聚于此,滋养家族成员,坐在堂屋中,能感觉到一股暖流缓缓流入体内; 侧室藏气,将多余的灵气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粮食在侧室中会吸收灵气,变得更加饱满; 盖檐通气,让灵气能够流通,吐故纳新,新鲜的灵气从盖檐进入,陈旧的灵气从后门排出,三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气场循环,让整个院子的灵气如同活水般流动。
汪东西家五间两磨中的“两磨”,指的是在盖檐的两侧,各有一间进深比普通房间短一米的小房间。
小房间的开间与“房圈屋”相同,其中一间被用作灶屋,灶台用黄泥混合糯米汁砌成,黄泥粘性大,糯米汁增加了韧性,耐火且聚气,烧火时火焰旺盛而集中,呈蓝色,热量不易散失,锅底的温度能快速升高; 烟囱笔直如剑,能将厨房的火气引向高空,与天上的火气相连,形成天地火气相通的格局,烟囱口偶尔会冒出火星,在空中化作火属性灵气消散。
喜欢。
第293章 汪家大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