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易了。
     但有个问题,此武技重技不重意。
     这就很尴尬了,要说技巧方面,此武技刀刀致命。
     但对于武意,却堪称毫不在意。
     当然,也不是说武技不好,说实话,世间能凝聚武意的武者本就不多,单说技巧方面,其确实算顶尖。
     而且,因为杨慎行修炼十七杀人刀时间最长,感悟最深,所以他对此,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路。
     先说武意,他已经有杀戮刀意的雏形,此武意与武技很是契合,要说能被杨慎行修炼出来,其中武技的原因自然不小。
     等他什么时候凝聚完整武意,估计便可将二者相结合,武技也会蜕变成真正的顶尖高级武技。
     其次,就是招式方面。
     十七杀人刀,说的就是,此武技原本,共有十七式。
     虽然,可以在战斗中临时更改、组合,以求灵活变通。
     但归根结底,还是以那十七式为根基。
     但杨慎行经过这些年的修炼,觉得,此武技还有变化。
     首先,十七式是怎么来的。
     杨德全,是根据战场厮杀时,与敌人交战,面临的十七种情况,进而出现的。
     情况不同,代表着根本的意思不同。
     比如其中的提灯式,发力方式为屈身,而后斜向上前刺。
     此招式,是用来应对高大的敌人,或者飞扑而来的敌人。
     还有最后的扫地式,是让自己临近绝境,甚至被打倒在地时,做临死反扑的。
     根本目的不同,所以才有招式变化。
     但其实无需固定,让自己陷入僵局。
     比如还是提灯式,敌人飞扑而来,不用前刺,而是自下而上挥刀,是不是也可以?
     所以,杨慎行觉得,修炼这门武技,只需要记住十七种情况时,自己的目的、最好的应对情况是什么。
     至于具体招式,却实不需要拘泥于原本。
     因为同一种情况,面临的可能是不同敌人。
     还拿提灯式举例,除了面临飞扑而来的敌人,还有可能面临会飞,或者是身材高大的敌人。
     这些情况,提灯式通通都能适用,但又有所不同。
     比如面临会飞的妖兽,飞扑下来,自然是前刺更好。
     比如面对同为人类武者,就是斩出更好,而且要考虑对方有灵甲的可能。
     还有高大的敌人,提灯式是为了攻击对方的要害。
     还有,有的妖兽体型太高,高到杨慎行就算跳起来也够不到要害,就得换一种方式。
     此外,如果是皮糙肉厚的妖兽,比如要是与杨慎行同等级、甚至更高的土甲盾熊,用普通招式破不了防,就要先后退再做打算。
     还有各类妖兽、鬼冥族等等,就是人类武者都还分不同类别呢。
     所以,类似情况最好的应对方式却不同。
     当然,也并不适合所有人,这样做,必须要做到刀法造诣不低。
     同时,战斗经验也要丰富,才能做到临时变通,采取最好的方法。
     否则,还是老老实实地按照原本修炼、使用要好。
    喜欢。
  

第432章 武技感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