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老者不动声色地按住徒弟手腕,上前一步,和声道:“小友莫怪,贫道师徒二人夜观天象,察觉天道有异,特来查看。如今见小友身负大功德,心系苍生,自是无碍。既如此,我们这便告辞。”
     苏槿指尖一缕幽光悄然散去,懒懒摆手:“不送。”
     二人退出殿外,少年仍不甘心:“师父,她分明是逆天改命的花妖,我们为何不……”
     老者一把拽住他,身形如电,瞬间掠出宫墙。直到远离皇城,才长舒一口气,心有余悸地回头望了一眼。
     少年不解:“师父?”
     老者擦了擦额角冷汗:“傻徒儿,若非为师反应快,你我今日怕是要交代在那儿了!”
     见少年仍不服气,老者叹气:“你可知她身上那滔天气运意味着什么?莫说你我,便是天上真仙来了,也得称她一声‘花神!你倒好,当面喊人‘花妖……”
     少年嘟囔:“可天道……”
     老者敲了他一记:“天道若真不容她,自会降罚。可她如今稳坐朝堂,造福万民,连龙气都护着她,你我凑什么热闹?”
     他压低声音,语重心长:“记住,日后若再遇这般人物,心里骂两句便罢,千万别说出口——命要紧!”
     少年摸着脑袋,委屈道:“……那咱们就这么不管了?”
     老者望了眼皇城方向,幽幽道:“管?你拿什么管?人家一根手指就能碾死咱们!”他拽起徒弟,“走走走,回山修炼去!这趟浑水,不蹚为妙!”
     夜风拂过,师徒二人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京城繁华的灯火之外。
     时隔数月,平阳县东岗乡武家庄村口的老槐树下。
     村正敲了敲铜锣,待村民聚拢后清了清嗓子:34;县里传来消息,皇庄新出的良种和农具要在县衙发卖。34;他举起手中崭新的铁制曲辕犁,34;瞧瞧这新式犁头,比咱们用的直辕犁轻便三成,深耕起来还不费劲。34;
     人群里几个老庄稼把式凑上前,粗糙的手指抚过光滑的犁面,啧啧称奇。
     34;这都不算稀罕。34;村正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小心展开,34;圣上亲口说的,这两样新粮种是向昆仑山神仙求来的。34;他捏起一粒金黄的种子,34;这叫玉米,荒年能当主粮,坡地旱田都能种。34;又指向另几粒淡红色种子,34;这叫红薯,藤蔓插土就活,亩产......34;他故意顿了顿,34;少说千斤!34;
     34;嗬——34;满场都是抽气声。王老汉的旱烟杆啪嗒掉在地上,李婶子挎着的菜篮歪了也没察觉。
     34;当真不挑地?34;蹲在最前头的赵铁柱嗓子发紧,34;后山那片砂石地也行?34;
     34;县尊大人亲口保证,种不出来朝廷包赔!34;村正把胸脯拍得山响。人群顿时炸开了锅,七嘴八舌嚷起来:
     34;把我家那对银镯子兑了!34;
     34;现在就推车去县里!34;
     34;曹家的,咱们兑钱一起买怎么样?34;
     夕阳西下,武家庄的土路上尘土飞扬,村民们推着独轮车、挑着扁担,急匆匆地往县里赶。
     赵铁柱跑在最前头,裤腿卷得老高,赤脚踩在滚烫的土路上也浑然不觉。他回头冲人群喊道:“快些!再晚县衙该关门了!”
     李婶子挎着包袱,里头裹着家里仅有的几吊铜钱,边走边念叨:“老天保佑,这粮种可千万要买着啊……”她家去年收成不好,今年就指着这新种子翻身。
     村正走在队伍中间,手里攥着全村凑的银钱,心里盘算着:若是真如县尊所说,这玉米和红薯不挑地,那后山那片荒地也能开出来种,明年全村的口粮就不用愁了。
     到了县衙,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十里八乡的村正都带着

第112章 女帝1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