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日寇眼见溃败的士兵四处逃散,便径直朝着王家集方向扑来。这支由古和任三郎大尉率领的大队,虽然因战斗减员,目前仅下辖三个经过加强的步兵中队,但每个中队都具备了独立完成作战任务的能力。
正值日寇战力巅峰之时,这些日寇均出身常备师团,即便是预备役也是经过长年累月的严格训练,士兵素质极为强悍。他们几乎个个都是神枪手,掷弹筒的操作如同使用迫击炮一般精准。
更何况,这支大队已经历过两场会战,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如今,每个中队不仅配备了常规的三个步兵小队,还增设了一个机枪分队,装备有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九挺、八九式掷弹筒九具,并加强了两挺九二式重机枪,单是中队的火力配备就已相当可观。
古和任三郎的部队原本信心满满地出发,然而在行军途中却遭遇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麻烦。部队在行进中不断触发地雷,尽管派出了工兵探雷,却往往一无所获。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工兵还常常被不明方向射来的子弹击中身亡。
按照日军步兵的习惯,遇袭后士兵们会立即散开,寻找掩体并进行反击。然而,经过几次踩雷事件后,部队被这种“恶作剧”般的袭击弄得疲惫不堪。
中队长下令部队全速前进,不再理会零星的地雷。士兵们只得加快步伐,但由于耽搁了太多时间,古和任三郎亲自跑到前线询问情况。一上午的时间,部队仅仅推进了五里地,这让古和任三郎不禁呵斥中队长。
然而,接下来的行军依然不顺利。部队再次遭遇了小型地雷阵,每次都是三五成群的地雷接连爆炸。不仅如此,地雷阵还伴随着伏击。伏击部队通常只进行三两排步枪齐射,再加上一轮机枪扫射,随后便迅速撤退。
“八嘎!这明显是拖延时间的打法!”古和任三郎怒不可遏,部队行军了七个小时连十里地都没走出。他下令突前中队分成小队清理两侧并安排前进侦查。
一旦认真起来,那就是实打实的硬碰硬了。双方在炸断的青石桥展开第一次交火。尽管林译的一个排是伏击,本意是骚扰鬼子修桥,但伏击人员直接开火攻击了前来探路的鬼子。
一开始,伏击人员确实占了便宜。他们扼守桥头又有坚固工事,两侧的火力封锁也没问题,靠着两挺麦德森机枪牢牢压制住对手。这短短七八十米的距离,双方的射击准度相差无几,都是露头就死。鬼子小队死伤惨重,掷弹筒无法打击我方工事。
但是,什么叫鬼子?他们的坏点子就是多。首先,听到动静的另外两个小队赶来,一支小队负责支援,并用重机枪压制我方;另一支小队则绕后展开包抄。同时,中队长到达之后,命令安排掷弹筒使用催泪弹。
催泪弹一发射,工事内的战士们立刻陷入了困境。受催泪弹的影响,战士们双眼刺痛,几乎无法睁开,火力顿时大幅减
第8章 激战青石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