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及其所在小组一并挖来,所需代价不菲。你可愿意承受?”
     林译闻言,咬了咬牙,下定决心:“我愿意用缴获的两门四一式山炮,以及一千发炮弹作为交换。没有炮兵,这些火炮也只是摆设。”
     教官听到林译愿意以如此丰厚的筹码交换,顿时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但随即又提醒道:“有了炮兵自然是好,但仅有炮兵还远远不够。你还需要无线电通讯设备,以及配备专业的观测与通讯人员,他们能够迅速突进至前线,为炮兵提供准确的射击参数。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准备。”
     林译深刻理解了教官的嘱咐,心中已然有了筹谋,点头应允之后,便匆匆赶回部队,着手挑选合适的人选。
     尽管他出身步兵科,但在汉斯教官的严格要求下,他特意接受了一周关于炮兵观测与瞄准的严格训练。这是因为汉斯军队对士官的要求极高,普通军官亦需具备引导炮兵的能力,而汉斯教官恰好擅长此道,并将此技能传授给了林译。
     如今,林译急需的是具备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战士,因为只有这样的知识水平,才能让他们理解如何报参数,如何看地图,以及如何操作无线电台。
     抵达部队后,林译立即行动起来,着手搜寻符合条件的人才。他指派闫森协助各营连长,对士兵和军官的文化程度进行全面统计,特别是筛选出那些拥有高小及以上学历的人员。
     然而,当筛选出来的人员整齐列队站在林译面前时,他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锁定在了一个人身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林译的记忆迅速回溯,清晰地记得那一天,这个人曾踏入碉堡,与他简短交谈后,林译自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饮弹自尽。没错,就是他——孟烦了,那个曾经对他既关照又时常戏谑,却始终未能成为真正兄弟的人。
     孟烦了,与他一样,是从学生身份转变为士兵的。他也是投笔从戎,自1937年起,历经了无数次的溃败,至今已逾三年。尽管孟烦了拥有出色的文化素养,却并未选择进入军校深造,而是直接参军入伍。如今,年仅二十三岁的他,已经是一名中尉副连长了。
     然而,这样优秀的文化背景并未让他在职场上飞速升迁。相反,孟烦了成了众人眼中的“老兵油子”。在经历了数次惨痛的失败后,他内心的信念逐渐崩塌,选择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摆烂。
     在战场上,他总是让新兵冲在前面,平时也从不参与任何作战讨论。在他看来,敌人的战术手段不过如此,然而,他们却始终无法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
     “长官,您这么直勾勾地看着我,是不是我脸上没洗干净,或者长得不入您法眼?您这样盯着我弄得我心里慎得慌。请问,您有什么需要我效劳的吗?”孟烦了举起手,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问道。
    喜欢。
  

第32章 孟烦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