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0章 曹军南下[1/2页]

龙吟三国 小川流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建安八年秋末,凛冽的北风裹挟着肃杀之气,席卷了荆襄大地。来自许都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惊雷般砸在襄阳州牧府邸:曹操麾下大将曹仁,率五万精锐步骑,号称十万,自苑城(今河南新野东北,曹军控制区)拔营南下,旌旗蔽日,兵锋直指荆州北部门户——樊城!其前锋夏侯惇、于禁已逼近南阳郡境!
     襄阳城内,一片恐慌。富庶的荆州承平日久,虽有强兵,却久疏战阵。曹军凶名,威震中原!五万大军压境,对于习惯了安逸的荆州权贵而言,无异于末日降临。恐慌的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商贾闭市,百姓惶惶。
     刺史府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刘表强撑病体,斜倚在软榻上,脸色蜡黄,咳嗽不止。蔡瑁、蒯越、邓义、刘先等核心重臣分列两侧,人人面色严峻。
     “曹贼……欺我太甚!”刘表喘息着,眼中满是愤怒与惊惧,“五万大军……樊城若失,襄阳危矣!诸公……有何良策拒敌?”
     蔡瑁身为都督,此刻首当其冲。他虽手握重兵,但深知荆州军久疏战阵,且主力水军难以在陆上与曹仁精锐抗衡。他脑中电转,一个阴险的念头瞬间成型。他上前一步,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
     “主公勿忧!曹仁虽众,然远来疲惫,更兼南阳以北地势复杂,利于设伏据守!臣以为,当速遣大将,率精兵北上,扼守险要,挫其锋芒!待其师老兵疲,再调集我荆州大军,水陆并进,一举破之!”
     “大将?何人可当此重任?”刘表急切问道。
     蔡瑁目光扫过厅内诸将,最后落在虚空处,仿佛不经意地提道:“新野刘玄德,乃当世名将,身经百战!其麾下关羽、张飞,皆有万夫不当之勇!更兼其部驻扎新野,距博望坡(南阳郡北部,新野与宛城之间的一处战略要地,山丘起伏,草木茂盛,利于设伏)最近,可令其星夜北上,抢占博望坡有利地形,构筑防线,阻敌南下!同时,臣再命张允都督自樊城率部一万,以为后援,互为犄角!如此,可保樊城无虞!”
     此言一出,厅内众人反应各异。
     蒯越 眼中精光一闪,瞬间明白了蔡瑁的毒计:这是要借曹操这把最锋利的刀,除掉刘备这个心腹大患!刘备区区五千人马(其中大半还是新募之兵),去硬撼曹仁五万百战精锐?无异于以卵击石!即便侥幸不死,也必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威胁襄阳!同时,张允名为后援,实为监视,关键时刻甚至可以“见死不救”或“误期不至”!此计可谓一箭双雕,既御外敌,又除内患!
     邓义、刘先等较为正直的官员则面露忧色:这分明是让刘备去送死!但值此危难之际,他们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更不敢公然质疑手握兵权的蔡瑁。
     文聘、王威等将领眉头紧锁,欲言又止。他们深知此去凶险万分,但军令如山,且蔡瑁所言“就近调兵”也并非全无道理。
     刘表此刻心乱如麻,只求有人能挡住曹军兵锋。他对刘备虽有忌惮,但更知刘备善战。蔡瑁的提议,似乎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他几乎未加思索,便喘息着下令:“就……就依德珪之言!速……速传令刘玄德!命其率本部兵马,即刻北上博望坡,务必阻曹仁于南阳之北!不得有误!张允……率军一万,随后接应!”
     军令如飞火流星,当夜便传至新野。县衙之内,灯火通明。刘备展开襄阳急令,面色凝重如铁。关羽、张飞、石韬、简雍侍立左右,气氛肃杀。
     “大哥!蔡瑁老贼这是要我们去送死啊!”张飞须发戟张,怒目圆睁,声如巨雷,“五千对五万?还是曹仁那厮的精锐!他娘的,张允

第140章 曹军南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