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6章 甘草的纹路[2/2页]

穿越后一直在种田 口天一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她把两本账册并排放着,忽然明白,真正的监督,从来不是写在纸上的规矩,是记在心里的清白。
     陆锦棠的案头,摊着两本账册。一本是苏州府胥吏记的“常平仓收支”,字里行间都是“损耗”、“霉变”的字眼,一年下来,仓里的粮食竟少了三成;另一本是普惠园孩子们记的“药圃收成”,连一颗掉落的杏仁都记在账上,最后算出“盈余十二斤,换了三十文钱买笔墨”。
     “大人,苏州府的回函来了。”属官的声音带着无奈,“他们说常平仓的损耗是39;惯例39;,历任知府都如此,还说......还说咱们查得太细,是39;小题大做39;。”
     陆锦棠把苏州的账册扔在一边,砚台里的墨汁溅到“惯例”二字上,晕成一团黑。
     这些胥吏,就像附在粮仓上的蛀虫,靠着“惯例”二字,把百姓的救命粮啃得只剩空壳。他想起皇上说的“基层吏治是根基”,如今这根基,怕是早被蛀空了。
     “去把小石头叫来。”陆锦棠望着窗外,普惠园的方向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
     片刻后,小石头站在案前,手里还攥着本《九章算术》。这孩子如今长了些个头,眉眼间褪去了稚气,只是站在官场人面前,还会下意识地攥紧衣角。
     “你看这两本账册,“陆锦棠把账册推给他,“哪本更真?”
     小石头翻得很快,手指在苏州账册的“霉变五十石”上停了停:“这本的数字太圆了,像......像先生教我们凑数时写的。”他指着普惠园的账册,“这本的数字有零有整,掉了三颗杏仁都记着,是真的。”
     陆锦棠笑了。他要的就是这份真。
     这些年,科举出身的官员大多精于文章,却疏于算学,反倒是这些在普惠园里学过记账的孩子,更懂得一分一厘的实在。
     “明日起,你跟我去户部旁听。”陆锦棠看着他眼里的惊讶,“不是让你当官,是让你看看,那些39;惯例39;背后,藏着多少百姓的血汗。”
     小石头的指尖在《九章算术》的封面上划了划,忽然抬头:“陆大人,我能把普惠园的账册带去吗?我想让他们看看,账该怎么记才对。”
     陆锦棠想起皇上说的“打破阶层壁垒”,忽然觉得,或许出路就在这里——让这些在泥土里长起来的孩子,去撬动那些腐朽的规矩。
    喜欢。
  

第126章 甘草的纹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