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9章 民心如磐[2/2页]

穿越后一直在种田 口天一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自家地里发愣。
     他家分到的两亩荒坡地,按说长不出好庄稼,可杨明汐特意给了他耐旱的粟种,梅亭州还教他在地里挖了浅沟储水。
     如今,粟穗沉甸甸的,压得秸秆都快贴到地面。
     “当家的,快别傻看了,隔壁三婶家都开始打谷了!”王二媳妇抱着孩子走来,孩子手里攥着半块粟米饼,吃得满嘴都是渣。
     王二猛地站起身,脸上通红:“我这就去!我这就去!”
     他心里头热烘烘的,想起去年帮张彪泼卤水的事,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杨掌柜不仅没追究他,还照样给了他种子和技术,这份情,他记一辈子。
     普惠园江南分园的晒谷场上,更是热闹非凡。
     几十个孩子围着谷堆嬉笑打闹,春桃带着几个大孩子,用杨明汐教的法子给稻谷脱粒。一个叫小墩子的男孩,捧着一碗刚熬好的白米粥,小口小口地喝着,眼睛亮晶晶的。
     “春桃姐,这粥真甜。”小墩子是去年冬天才来的孤儿,刚来时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如今脸蛋圆润了不少。
     春桃笑着摸摸他的头:“多喝点,锅里还有。等把粮食晒干了,咱们蒸新米糕吃。”她想起杨明汐说的,这些孩子种的试验田,亩产比普通地块高出近三成,心里就美滋滋的。
     夕阳西下时,梅亭州带着弟兄们挨村统计收成,账本上的数字越来越惊人:张家庄平均亩产三石二斗,李家庄三石五斗,普惠园试验田竟达到了四石!这在江南州的历史上,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梅大哥,您看那边!”一个守卫指着远处的山坡,只见黑压压的人群正往州城方向走,扛着粮袋,推着独轮车,个个脸上带着笑。
     梅亭州会心一笑:“是去交赋税的。今年的赋税比往年低三成,可交的人比哪年都多,都想让陆大人早点把好消息报给皇上呢。”
     人群里,白发苍苍的陈婆婆被孙子搀扶着,手里提着一小袋新米。“好孩子,慢点走,这米要亲自交到杨掌柜手里,让她尝尝咱老婆子的心意。”
     陈婆婆去年冬天差点冻饿而死,是杨明汐让人把她接到普惠园,开春又分了半亩地。如今,半亩地收的米,够她祖孙俩吃到来年。
     陆锦棠站在州衙的高台上,看着百姓们络绎不绝地来交赋税,粮袋堆成了小山,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他拿起一本账册,上面详细记录着:江南州共授田七万三千亩,开垦荒地两万一千亩,秋收粮食总计二十四万石,较去年增长八成;流民回迁一万两千户,新增户籍四千五百户......
     “阿汐,你看。”陆锦棠把账册递给刚走来的杨明汐,“这就是我们的底气。”
     杨明汐翻着账册,指尖划过一个个数字,眼前仿佛浮现出无数张笑脸。她抬头望向远处的田野,夕阳的金光洒在稻浪上,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锦棠,你听。“杨明汐侧耳细听。
     一阵清脆的童谣顺着风飘来:“分了田,领了种,秋收谷满仓,娃娃笑声响......”
    喜欢。
  

第139章 民心如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