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的清晨,窗外的寒风卷着零星的雪花,敲打着玻璃窗,发出细碎的声响。
办公室里,我正擦抹窗玻璃,忙碌的身影带着年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年集上买的“福”字饱满有力,仿佛预示着新一年的顺遂。
可就在这时,手机突兀地响了起来,打破了这份温馨的忙碌。
“喂,是老王吗?” 电话那头传来老板熟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哎,张总,是我。” 我连忙停下手中的活计,走到一旁接听电话。
“过了年,你去趟东营吧。
公司在那儿新成立了个子公司,搞纳米新材料研发生产,你去当生产厂长。” 老板的话语简洁明了,却像一块巨石投入我平静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
我愣了一下,纳米新材料?东营?生产厂长?一连串的信息在脑海中飞速闪过。这突如其来的任命,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张总,这……”
“没什么这那的,公司看重你的能力,这个担子你得挑起来。”
老板打断了我的迟疑,“年前你先组织四名工人带过去熟悉情况,后续需要多少人再招聘。这事抓紧办,过两天给我答复。”
“好,张总,我一定尽快落实。” 挂了电话,我站在原地,心里五味杂陈。
新年临近,大家都忙着扫尘、备年货,沉浸在迎接新年的喜悦中,而我却要在这个时候为去东营的事奔波。
要找四名工人,我首先想到的是之前被侯副部撵回家的那些员工。
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工作能力很强,都是实打实的干将,只是因为侯副部说颗粒停产不需要这么多人,就被硬生生地打发走了。
留下的那些,在我看来,大多是些会耍滑头、讨好领导的人。在有的领导眼里,似乎有能力还不如会耍刁来得重要,这让我心里一直很不是滋味。
老赵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生产线上干了十多年,经验丰富得很,什么样的机器故障到他手里,几乎都能迎刃而解。
记得有一次,车间里的一台装载机设备突然出了问题,厂家没有派来技术员。
眼看就要耽误生产进度,是老赵连夜钻研图纸,凭着自己在船上干了十年的大车(管机舱的师父)的经验一点点排查,硬是在第二天一早把设备修好了,解了燃眉之急。
是我赶紧拨通了老赵的电话。电话响了好几声才被接起,老赵的声音带着些许疲惫:“喂,经理,啥事啊?”
“老赵,忙啥呢?” 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轻松些。
“嗨,还能忙啥,在家扫扫尘,准备过年呗。” 老赵笑着说。
“是这么回事,公司在东营新成立了个子公司,搞纳米新材料研发生产,让我去当生产厂长。我想让你跟我一起过去,怎么样?” 我直奔主题。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老赵有些冷淡的声音:“经理,谢谢你想着我。不过,我就不去了。”
“老赵,你听我说,这次机会真的不错。纳米新材料是新兴产业,前景好得很,去了肯定有发展。” 我急忙劝说。
“发展?” 老赵轻笑了一声,“经理,不是我不给你面子。当初侯副部把我们撵走的时候,可没想着我们还有啥发展。我现在在家附近找了个活儿,虽然挣得不多,但安稳,不用再看谁的脸色,挺好的。”
“老赵,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这次是新公司,一切都不一样了,我保证……”
“经理,别说了。” 老赵打断了我,“我心已经凉透了,不想再回那个圈子里去了。对不起啊,经理。”
任凭我再怎么说,老赵就是不肯松口,最后我只好无奈地挂了电话。
接着,我又联系了老王。老王是个细心人,在质量检测岗位上干了多年,做事一丝不苟,经他手检测的产品,合格率从来都是最高的。他对工作的认真劲儿,是很多人都比不上的。
“老王,过年忙不?” 我拨通了老王的电话。
“还行,瞎忙呗。经理,有事?” 老王的声音很平和。
我把去东营的事跟他说了一遍,然后诚恳地说:“老王,你跟我去东营吧,那边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老王听完,叹了口气:“经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真的不想再回去了。当初被侯副部那么对待,我到现在心里都不舒服。我年纪也不小了,就想在家安安稳稳地过几年,不想再折腾了。”
“老王,这次真的不一样,新公司,新环境,肯定不会再有以前那些糟心事了。” 我还在做最后的努力。
“经理,不是我不信你,是我对那个地方已经没什么念想了。” 老王的语气很坚决,“谢谢你还记得我,真的不好意思。”
挂了老王的电话,我心里更不是滋味了。他们心里的疙瘩,看来不是那么容易解开的。
最后,我想到了老卞。老卞是个技术能手,尤其擅长设备的调试和维护,而且动手能力超强,经常能自己琢磨出一些小发明,让生产效率提高不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
第206章 新的通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