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平了创伤边缘的稚拙刻痕,虽然不够完美,却也在努力成为可以“承力”的一部分?这就是“磨进骨里”的开始?
念初呆呆地站在那里,指尖感受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刻痕带来的触感,心中那份新生的领悟如同藤蔓般疯狂滋长。
就在这时,念辰咿咿呀呀的声音从游戏毯那边传来,带着一丝小小的不满。沈星晚正试图将一小勺温热的米糊喂进他嘴里,小家伙却扭着小脑袋,小手胡乱挥舞着,就是不肯好好配合,米糊蹭了一点在胖乎乎的脸颊上。
“念辰乖,再吃一口……” 沈星晚的声音带着耐心,却也有一丝无奈。
念初的目光被吸引过去。他看着弟弟扭动的小身体和不配合的小脸,再看看妈妈温柔却略显疲惫的侧脸。一个念头,如同被晨光照亮的露珠,骤然在他心中闪现。
守护弟弟,不也是“守护”吗?就像守护小苗一样。小苗的守护印记融入了木头,弟弟的守护印记……是不是也应该融入自己的“感觉”?融入自己这道正在被“磨”的纹路?
一股小小的勇气,混合着对那份“根在纹路”力量的懵懂信任,悄然升腾。他放下木料,快步走到妈妈身边。
“妈妈,我来试试?”念初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稳。
沈星晚有些惊讶地抬起头,看着儿子亮晶晶的眼睛和那只依旧带着深红疤痕的左手。“你的手……”
“我用右手!左手扶着碗就好!”念初立刻保证,眼神里是清晰的坚持。
沈星晚看着儿子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笃定,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小碗和勺子递给了他,叮嘱道:“小心点,别烫着弟弟,也小心你的手。”
念初用力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接过小碗和勺子。他用受伤的左手,极其轻柔地、用指腹旁边相对完好的区域,虚虚地扶住了碗的边缘。指尖敏感的疤痕接触到温热的碗壁,清晰的钝痛感和异样感立刻传来!他小眉头习惯性地一蹙,但这一次,他没有退缩,而是尝试着将意念沉入那道疤痕的“根”处,去感受爸爸所说的蕴藏其中的“热力”与“承力”。
一股微弱的暖意似乎真的从疤痕深处回应了他,悄然包裹住那份不适。他屏住呼吸,集中精神,用右手稳稳地舀起一小勺温度适中的米糊。
他学着妈妈的样子,将勺子轻轻递到念辰嘴边,声音放得又轻又柔:“念辰,张嘴,啊——”
小念辰好奇地看着哥哥,小嘴巴依旧闭着,小脑袋扭向一边。
念初没有气馁。他努力稳住右手,不让勺子颤抖。左手虚扶着小碗,指尖传来的钝痛和温热感交织,疤痕深处的微弱暖意似乎成了他稳定的支点。他耐心地、又尝试了一次,勺子轻轻碰了碰念辰柔软的嘴唇,声音更轻柔:“念辰乖,哥哥喂……”
也许是哥哥的声音带着某种魔力,也许是那份从未有过的耐心和专注吸引了小家伙,念辰终于不再扭动,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念初,小嘴巴微微张开了一条缝。
念初心中一喜!手腕稳稳地、极其轻柔地将一小勺米糊送进了弟弟的小嘴里!
“唔……” 念辰下意识地咂了咂嘴,小脸上露出了满足的表情,乖乖地咽了下去。
成功了!
一股巨大的、混合着成就感和被需要暖意的热流瞬间冲上念初的头顶!他低头看看自己虚扶在碗边的左手食指。指尖的钝痛和异样感依旧清晰存在着,但此刻,这存在感却被一种更强大的、源自守护成功的喜悦和那份努力沉入“根基”后生出的微弱“承力”感所覆盖、所支撑!
他再次舀起一勺米糊,动作更加沉稳。这一次,他甚至尝试着在递勺子的同时,用左手虚扶的小碗,极其轻微地调整了一下角度,让弟弟吃起来更舒服。指尖的敏感区域与碗壁的接触带来的不适,似乎真的被那“根”处的暖意和这份守护的专注所包容、所化解。
沈星晚站在一旁,看着儿子专注而沉稳地喂着弟弟,看着他左手虚扶碗边时那不再因疼痛而畏缩、反而带着一种奇异稳定感的姿态,心头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暖流和震撼。她看到的不再是那个需要被呵护的小伤员,而是一个正在尝试用自己新领悟的力量,去守护他人的、小小的“根”。
顾言不知何时已站在了阳光房通往庭院的门口。他没有看念初喂弟弟,目光沉静地投向窗外。那座小小的木亭沐浴在晨光里,柱子底部那早已完全融入木纹的暖痕,在充足的光线下,纹理显得格外温厚沉静,仿佛蕴藏着不竭的力量。
他缓缓抬起自己的右手,宽厚的掌心向上。指关节处几道浅淡的旧痕,掌心深刻的纹路和薄茧,在晨光下清晰可见。他目光沉静地看着自己的掌心,仿佛在阅读一部无声的岁月之书。那些旧痕,那些厚茧,都是他的“根”,是他“磨进骨里”的承力之处。
然后,他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郑重,将自己的右手掌心,轻轻覆盖在了门框冰凉的木质边缘上。一个沉默的、却重若千钧的触碰。
掌心温热的肌肤,紧紧贴合着微凉坚实的木头。
纹路对着纹路。
根,触碰着根。
暖根入骨。庭院里木纹深处沉淀的暖痕,门框边缘承载岁月的木理,掌心蕴藏力量的旧痕厚茧,还有屋内少年指尖那道正被痛楚与领悟煅烧、试图扎下生命之根的新生疤痕——在这一刻,通过这沉默的触碰,跨越了时空与形态,在血脉与守护的低语中,无声地共鸣、连接、熔铸。
喜欢。
第166章 暖根入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