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7章 新矿井,新世界[2/2页]

荒野淘金客 康一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WB人员定位系统,以及矿井位移实时监测是查山西煤矿技术应用资料时看到的,我不是行业内人,有误勿怪。)
     听到李总的介绍,以及蒋总和其它陪同人员一脸淡定的样子,这才让肥仔铭扑腾扑腾加速跳动的小心脏放缓下来。
     通勤车搭载着众人一路来到尽头的采矿点。
     很多人以为井下矿都是矿工用镐头一点一点的采挖,但这些都是没啥技术含量的小煤矿才使用的挖掘手段,中大型矿场早都使用上了机械设备采挖,铰刀划过的地方矿料瞬间破碎跌落到下方的传输带上,再通过传送带向后面的运输车辆或者机械转移,整个过程只需要极少人员,甚至无需人员到现场来控制。
     雷洪汕站在设备不远处,根本不介意无孔不入的煤灰将他的皮肤、衣服染成黑色,一双黑色的眼睛贪婪的观察着现场的一切,将它们印入大脑的记忆体中变成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李总,你这自动挖掘设备牛逼啊!”
     “嗨,这不算啥,我这只是减低了现场人工介入的需求,你没看现在更先进的那些矿,几乎就是完全自动化和非现场介入处理操作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总手舞足蹈的向着雷洪汕介绍演示着更先进的无人自动采矿设备概念。
     这种设备的工作流程和普通开矿的有一定相同之处,也是先找准矿脉后顺着矿脉挖,但区别在于设备是变节式的一体化多用途机械。
     它的结构与盾构机有些类似,不过盾构机是以单纯的开挖和沿途一路加固通道不同,这种设备会根据矿料和无价值的泥料进行区分,并区分不同的料土进行输送处理,也就是尘归尘土归土,矿料送走赚钱补。
     同时对于已经挖掘殆尽的矿脉,它还能反向操作将其它区域挖掘出的渣土送到前方一路进行回填处理。而整个设备结构就如同一节节的贪吃蛇连接起来的,所以大家又叫它变节式,或者直接就叫它贪吃蛇。
     这种装备最牛逼的地方就是从开挖到采集送料都无需人员在现场操作,施工人员只需要坐在安全的地方,通过控制线缆实时观察摄像头,以及各种压力感应器和设备参数表就能完成一切。
     这个非常重要,挖煤很容易出现塌方、透水、以及伴生的瓦斯泄露事故,如果有人在现场的话那很容易出现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但无人出现在现场……
     那这个事故也就是公司内部的一串设备损失价值数字而已。
     “这么牛逼?那岂不是连人都可以不用下矿道了?”
     雷洪汕听完后对这种设备兴趣大增,要知道他现在准备开发的那座火山矿就有这样的麻烦,毕竟是在深海之下,一旦出现什么事故那几乎救都没法救。
     “理论确实如此,不过实际操作中,一些关键的汇合点、节点以及重要枢纽区域需要人员辅助建设,建设完成后就可以无需人员下来进行维护,连检修都可以自动完成。不过估计再过几年连人都不用下来了,那些扭秧歌甩手绢的机器人可以通过远程操控来完成这一切工作。”
     “卧槽!”
     雷洪汕爆了句国粹。
     李总说的扭秧歌甩手绢的机器人他看过,虽然F3的人是几乎统一几乎不看春晚的,历年这仨兄弟春晚收视率都是位列最低三位,但这不代表着春晚的一些特殊事件就一无所知。
     这两年春晚最刺激眼球和有话题度的,无外乎就是前两年那个国内的机器人公司,安排一批机器人和真人在舞台上一起扭秧歌,不仅活灵活现的动作和身手技巧,其中那个甩手绢抛出又精准接回的动作更是引爆了不少话题。
     外行看热闹,就当一个乐子看,但内行……
     把这些机器人的感知设备增加红外热成像、夜视还有人脸识别系统,双手换成武器试试?
     那就是一个个行走的自瞄大陀螺!
     而换到工业应用上呢?
     远的不说,现在的机器人已经可以替代人类完成一些危险,或高强度输出的工种行业。
     特别是像雷洪汕需要的这种深海矿井之中,人类下来具有一定的风险系数,但对于机器人来说一点也不危险,相比与断电带来的能源耗尽自我关机,矿山井中,WIFI无线通讯控制系统故障导致机器人失联带来的危险系数更大!
     在李总的解说中,雷洪汕逐渐明白如何构建一套完整的井下无人挖掘系统。
     这套系统难度不是很大,但需要的前期投资比较多,同时更合适那些新开发的矿井,也就是从头开始挖掘的矿井。
     这也好理解,从头开始新挖的矿井从第一铲子下去就是奔着自动化建设搭建的,矿井所有结构、设施都是围绕自动化机械匹配搭建,就像雷洪汕他们下来时乘坐的高速缆车,这玩意特么的钢缆和水桶一样粗,沿途的配套结构都是按照原有的设备进行搭建的;而新一代的全自动化设备就很难与之匹配通过。
     但新矿因为从设计之初就是走无人化的路线,所有配套都是围绕这个思路量身打造的,所以它更利于新矿的开挖,而不太利于老矿井的改造,因此李总的这个矿现在也只能按照大量使用机械化的应用方向减少矿工数量。
     对于老矿来说这样的改变有些阵痛和不适应,但对于雷洪汕来说却是非常的合适。
     因为他可以通过观察来分析判断有人矿和无人矿之间的差异,从中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发展线路。
     当然考虑到成本与深海井矿的特殊环境,雷洪汕最终肯定还是会选择以无人矿井作为发展方向。
     无人矿井能极大的减小矿井对现场环境的控制,现场42度,湿度超90%的环境对人类来说是一种煎熬,但对于机器来说……小菜一碟!
     不仅节省了改善环境带来的设备投资需求,同时还能直接减少恶劣工作环境下对下井工人的高温补贴。
     更重要的,是能直接减少整个矿井在水下的工作人员需求,偌大的一个矿也许只要百人,甚至更少的人员就能够控制运行,这就极大的减少了生活空间的建设难度和物资需求。
     最多就是少量操作员工在海底一百多米处的生活区进行远程控制,如果井下有啥情况就能立刻局部性的封井,哪怕是彻底封井,也便于这些水下控制人员迅速的通过逃生潜艇迅速上浮脱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井下待了足足三个小时,雷洪汕是体能怪物倒没什么,李总和蒋总别看上了年纪,但好歹当年也是在井下打拼发家的,只是毕竟上了年纪有些吃不住了,地底下高温湿热的环境很考验人类的耐受力,肥仔铭更是像条累瘫的死狗一样伸着舌头喘着粗气,雷洪汕只能压住继续井下参观的念头,和大家一起乘坐高速缆车升井。
     升井后新鲜的空气让肥仔顿时原地复活,而外面冬日的阳光也让众人一下子现出了各自的黑色糗态。
     “咦,阿汕,你怎么那么黑?!比普通工人都黑。”
     只是井下光照有限大家对比的不强烈,可是上来后光照一强,肥仔铭便立刻发现,雷洪汕一身黑黢黢的,整个人就完全跟一个黑煤球一样黑,甚至比那些一同升井的煤矿工人都黑。
     要知道,雷洪汕他们下去也就几个小时而已,而这些矿工可是在井下待满12个小时的啊!你这几个小时比十几个小时的人还要黑……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对此李总这种煤老板倒很清楚:
     “在煤矿井中,空气中有很多细小的煤灰煤尘,它们会吸附在人的皮肤油脂上自然染黑皮肤,除非是使用和航天服一样,完全内循环的防护服,要不然这种情况是没法杜绝的。而且即便是使用航天服,煤灰煤尘也会通过衣物的缝隙不断的往内部钻,所以下到煤矿井下,想不黑是不可能的!”
     “而阿汕比我们这员工都黑,除了他本身皮肤就偏黑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他近距离观察采集机的操作,那里可是煤尘最密集的位置,矿工都躲在后面操作,阿汕想不黑斗难,不过话说回来我这还真有好多年都没见过这么黑的家伙了!”
     大家被李总话语弄得哈哈大笑,了解到事情缘由的肥仔赶紧摸出手机,井下可不能玩这些东西,现在解禁后自然要赶紧先把发小的糗态给拍下来,结果雷洪汕根本不当回事,还一身黑黢黢的拉着几位老总和矿工们一起合影。
     劳动人民身上的黑……是糗态吗!
     而且别看大家染的一身煤灰黑黢黢的,但煤矿井有一个天然的福利,那就热水随时供应,这是给矿工们的福利之一,一群人嘻嘻哈哈的来到淋浴室里,在喷头下舒舒服服的洗了一个热水澡。
     一身清爽的众人结束参观,天色也正好暗淡下来,李总胖胖的大手一挥:
     “昨天没喝尽兴,今天都到我这地盘上了,我可是让我们的厨师准备了很多好东西,你们一个都别想走了!上桌!”
     得嘞,又是一场酒桌上的厮杀,在李总矿场上的食堂包间里展开了!
    喜欢。
  

第357章 新矿井,新世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