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面那祖孙俩都忍不住脸红,有点捉襟见肘的窘迫。
     李大夫通过衣着打扮,已经看出来他们穷。
     何况,如果不穷,何必吃那么多剁辣椒下饭,难道别的菜不香吗?
     他见过太多病人,形形色色,许多人因为药钱而为难,甚至养成讳疾忌医的坏毛病,如果这次被药钱吓怕了,下次就干脆不来了,见到药堂就绕路走。
     王俏儿打圆场,笑道:“我奶奶常说,饭就是最好的药。”
     “哎呀,李大夫,不聊了,我先走了。”
     “赶回去卖烤鸭!”
     她急急忙忙离开,连那个装过牛乳的碗都忘了拿。
     李大夫让病人坐这里休息,再多观察半天。
     老妇人紧紧握着孙子的手,腹痛逐渐减轻,也逐渐心安。
     这里充满药香,又比较静。
     又过了一会儿,元宝在后院厨房把稀饭煮好了,小心翼翼地端过来。
     李大夫吩咐:“用蒲扇扇扇风,变温了再喝。”
     “元宝,再去弄点糖和盐来。”
     那个少年细心地问:“我奶奶这几天只能吃白粥吗?”
     李大夫连忙摆手,说:“要吃菜,不能只吃白粥。”
     “白菜、豆腐、南瓜、鸡蛋、肉……都可以吃,最好少食多餐,不要吃撑了,也不要饿肚子。”
     “吃太撑,或者饿,都会肚子痛。”
     少年用心记下,松一口气,温和地问:“李大夫,收多少诊金?”
     他上次去师爷擂台赛击鼓,赚到几十个铜板。本来想存着,将来娶媳妇。但人算不如天算,对他家而言,似乎没有存钱的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是这里倒霉,就是那里倒霉。
     比如去年秋天,他奶奶烧火做饭,不小心把整个家都烧光了。
     当时,他奶奶坐在地上,一边用拳头捶地,一边哭得想死。但他安慰道:“奶奶,咱家天天供奉的那个神仙,想住新屋子了。”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咱们以后住新屋。”
     李大夫眼神精明,右手抚摸胡须,微笑道:“不额外收你诊金,你们看上去也不容易。”
     “付两个铜板,当做稀饭钱就行。”
     “另外,那碗牛乳比稀饭更贵点。”
     通过方哥儿的悄悄话,元宝已经知道那碗牛乳是怎么来的,连忙大大方方地表示:“牛乳是我娘亲拿来的,算了,不用给钱。”
     如果换别人喝这碗牛乳,她肯定会收钱的。
     不过,眼前情况特殊。
     此时没别的病人来看病,李大夫便与那祖孙俩聊天解闷。
     元宝一边捣药,一边竖起耳朵偷听。
     那个击鼓少年叫罗无忧,父母死于疾病,祖孙俩相依为命,家住城外的罗家庄,离这里不远。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他家穷,却有一门富亲戚。
     官府的朱师爷是他表舅,偶尔关照他,甚至介绍他去官府做官差。
     不过,他做官差的时日尚短,不到一个月。
     李大夫一边听,一边拍打膝盖,有些唏嘘,微笑道:“怎么没学一门手艺?”
     “靠手艺养家糊口,不比官差差。”
     罗无忧说:“之前练舞狮的手艺,顺便学打鼓。”
     “不练的时候,就种地,帮地主放牛。”
     “后来,我表舅说,如果一辈子做地主的帮工,没前途,不如到官府去,学当捕快。”
    喜欢。
  

第1972章 罗无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