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我心头一颤。民俗学教会我理性,可此刻,理性像纸糊的墙,被一股无形的寒意穿透。
我本想一笑置之,可当我的指尖轻轻触碰那瓷偶的手背时,一股刺骨的寒意顺着指尖直窜脊背,仿佛有冰蛇钻入血脉。耳边,竟响起一声极轻的叹息——不是风,不是幻觉,那声音清晰得如同贴着耳廓低语:“你来了……”
我猛地缩手,心跳如鼓。
“你听见了吗?”我问老人,声音发紧。
他只是摇头,动作缓慢得像在抗拒某种禁忌。然后,他递过一本薄册——纸页泛黄,边缘焦黑,像是被火燎过又抢救回来。墨迹斑驳,字迹娟秀却扭曲,像是女子所书,又似非人之手。封面用朱砂写着五个小字:《禁物之典·卷三》。
我接过,指尖触到纸面的瞬间,那股寒意又来了,这次还带着一丝黏腻,像摸到了湿冷的蛇皮。
“三百块,人偶与书,一起拿走。”老人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但记住——夜里别让它面朝床。”
我愣住:“为什么?”
他没回答,只是抬起眼,那浑浊的瞳孔深处,竟闪过一丝悲悯。
我没再问。三百块,对研究生来说不算小数目,可这机会千载难逢。我付了钱,抱着木盒离开。盒盖合上时,我似乎听见了一声极轻的“咔哒”,像是锁扣自动闭合,又像是……瓷偶的关节在动。
走出市场时,天已全黑。路灯昏黄,拉长我的影子,像一条垂死的蛇。身后,老人低声呢喃,风把那句话送进我耳中:“又一个……动了贪念的人。”
我脚步未停,可那句话像钉子,钉进我的后颈。
回到家,我立刻锁门,拉上窗帘,把木盒放在书桌上。台灯亮起,暖黄的光线下,瓷偶的面容显得柔和了些,可那双眼睛依旧泛着水光,仿佛在适应这间屋子。
我翻开《禁物之典·卷三》。
第一页写着:“守典者,非人非鬼,以瓷为骨,以怨为魂,守禁书三百年,不得解脱。若书散,守者不灭,唯寻主而侍,然主若不洁,反噬其身。”
我心头一紧。
继续往下读:“守典人面朝之处,夜必有异。若面床,则魂离;若面镜,则影乱;若面门,则客至……”
我猛地抬头,发现瓷偶的头……不知何时,已微微偏转,正对着我的床。
我浑身发冷。
我冲过去,把它转了个方向,背对床铺。手刚离开,台灯忽明忽暗,书页无风自动,翻到一页,上面用朱砂画着一个与瓷偶一模一样的人形,旁边写着:“第七日,主归。”
我数了数日期——今天,是第一天。
窗外,雨开始下了。雨点敲打玻璃,像有人在轻轻叩门。
我盯着瓷偶的背影,忽然觉得,它的旗袍下摆,似乎……湿了一小片。
而我的床单上,也出现了一小块暗红的水渍,正缓缓扩散。
像血,又像胭脂。
喜欢。
第184章 ∶守典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