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常的大型制造企业,其产品的生产,都需要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条来支撑。
就比如汽车产业。
一家公司生产的汽车零件,就包含了发动机、框架、轮胎、 座椅、玻璃等诸多配件。
这种配件,通常情况下,绝不是一个公司能够负担的起的,必须得有一个上下游制造产业的全面参与,才能将这辆汽车所需的零件全都集齐。
有了这些零件之后,才能在生产车间内将这些零件组合成一辆成型的汽车。
光是一个汽车生产商,就足以养活上下游很多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可是现在,谢玉东却做了一件与全世界车企完全不一样的行为。
他生产的这辆汽车,所有的零配件,全都是自己公司生产的,除了跟上游产业有点联系外,下游产业他是理会都不理会。
就连上游的矿石冶炼和零部件的制造,谢玉东也只是向一些钢企要了一些钢锭等产品,之后的零配件加工,也都是自己的公司来搞定。
就连轮胎都是他公司自己生产的,反正除了最基础的矿产金属外,其余的产品,全都是谢玉东自己公司生产的。
他从一开始就为了生产汽车进行布局,中词公司和异人制造,早就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厂房车间。
比如现在东南银行投资建设的橡胶公司,现在已经投入了生产,可以为全世界的车企提供轮胎等橡胶产品。
又比如,中词集团开设的一家钢铁制品厂,几条生产线的产品,都是供应汽车的钢铁配件,因为精度高,价格也便宜,现在已经成了好几个车企的零配件供应商。
在谢玉东开始搞汽车时,他提前布局的这些制造企业顿时都派上了用场,几乎涵盖了所有汽车需要的零部件。
至于有些生产不出来的东西,则直接在陶城市新规划的工业区厂房内,将这些缺失的配件生产出来。
可以说,除了最上游的金属加工企业外,一辆汽车所需要的全部零部件,谢玉东旗下的企业,全都能生产的出来,且趁成本低,质量奇高。
就像是某个音乐人一样,作词、作曲、配乐、后期制作,全都是亲力亲为,坚决不让外人赚一个铜板。
谢玉东造汽车也是这样,所有的配件和发动机,全都是自己的公司生产的,坚决不要外面的公司参与到自己的汽车生产环节中来。
如此一来,就可以做到精准控制汽车的生产成本,同时也能将品控做到最好。
但这种行为,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却显得很不友好。
这也是谢文龙主动上门劝阻谢玉东的原因。
在国家这个整体环境中,任何一个制造企业都不可能吃独食。
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产业链条内,就就越能养活更多的人,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越是受到当地政府的欢迎。
这种企业的利润可能不是最大,但对于解决人口就业,拉动地方经济,却起了很大的作用。
可是现在,谢玉东做的事情,却完全没有考虑这一点。
他的无人化智能生产车间,已经不需要工人了,就算是需要,也只是需要几个懂技术的高科技人才,用来对机器进行检修和处理。
普通文化水平的人,根本干不了这种活,他们甚至看不懂里面的程序,也操作不了里面的设备。
从这点来看,谢玉东的这些工厂,完全解决不了附近居民的就业问题,最多只能算是交税大户。
第543章 底层的农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