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之一,说了一小段,龚伟杰话锋一转说,对于现在的生活,他已经很满足,各行各业都有生活压力,他的压力已经很小,他就喜欢这样默默的工作,经营自己的小家。
这顿喝了酒的聚餐,没有一个人喝醉,这些清酒度数很低,完全就是起个象征意义,龚老师一直在聊家庭,霎那间,高旗想起了很多短视频和问答平台上某些不知道是否属实的“体制内”人员分享工作经验,在高旗看来如同看讽刺小说,或者说有无病呻吟的意味,他们的诉说的感觉更像在《肖申克的救赎》小说里提到的“体制化”,或者说带着某种说书和演义的味道。
现实生活中的同事里,龚老师显然和那些网络段子完全不同,很多时候龚老师是一个敢于怀疑,积极论证,保持批判性思维的人,而不是一个网络段子里所谓的被“体制化”的人。
琐碎而无关去扶贫的一餐就要结束之前,龚老师意味深长的说未来去到基层,要做好体会世间百态的准备。
龚老师这番话,让周筱雨和高旗都对龚老师侧目而视,他们一时之间没有体会到那是什么含义。
就算现在离出发去西南Y省还有两天,高旗对于龚老师那天提到的世间百态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人性?意想不到的困难?匪夷所思的现象?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是身处异地的不适应?
好像全是,好像又不全是,好像又全都不是,无论高旗从逻辑方面,还是从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去理解,这里面都有无限遐想的空间。
高旗心想,或许自己这个白纸一张的小年轻,只有亲身去体验,才能真正知道什么叫做世间百态。
到现在为止,高旗早就迫不及待的收拾好了一切行囊,为两天之后的行程做准备,他这些天一直在研究Y省的人文地理。高旗、周筱雨、龚伟杰的革命友谊三人小组这些天一直都很忙碌,所以就没有联系和见面,眼看着就要离开曾经呆了7年之久的B市去Y省,高旗有些不舍了,纵然这儿永远在堵车,纵然这儿的地铁永远拥挤,纵然这儿的空气质量差,可谓是高科技和高度发达却伴随着低生活质量,可这种带着赛博朋克世界属性的B市会让人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依赖性,在这儿永远有无穷无尽的竞争,在这儿永远有催人奋进的压力,人在这种环境呆久了,就会害怕去到另外一个地方没了竞争和压力,那时候的失重感和“体制化”之后的习惯、思维方式会让人眩晕。
看着宿舍空旷的已经几乎腾空,就仿佛回到本科毕业,人去楼空的时刻,有的同学选择直接去社会闯荡,有的同学则和高旗一样选择继续深造。
而现在,高旗选择重新出发,去那个高山满地的未知领域——Y省。
喜欢。
第37章 未知领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