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已经有不少的乡亲开始买家具入户,这段时间以来,每个月固定的工资收入让大家的钱包鼓了,大很喜欢这种不看天吃饭的日子,如此说来,把乡亲变成企业员工是一个很好的路子,当然,这有一个前提。
高旗自己称之为“就地务工,产业升级”,在新M开工建设这段时间,他思考,如果全部贫困乡镇居民都到城市务工,实际上脱贫问题,将会跟着解决,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城市无法无休止容纳外来人口,更为重要的是背井离乡的生活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高旗认为,现在M村正在做的这些算是一个小小的尝试。
高旗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之后认为,如果在乡村就能形成产业,让乡亲就地就能有就业,有稳定的收入,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致富路子,当养殖、种植项目遇到障碍的时候,这种称谓企业员工的模式,或许风险和难度要比自己经营农业项目要好。
当积累到一定一定程度之后慢慢实现产业升级,之前打造直播网红圣地算是成功的,即便现在这个产业已经慢慢的在消退,但镇里的很多设施都因为建设直播网红圣地而得到了发展,而且很多镇里的居民已经因此而致富,现在镇里出了玉应这样的网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小高,来食堂吃饭啦?”村委会谭书记说着,坐在了朴京身边。
“谭书记,这么巧,最近不在家做饭啦?”
“食堂好吃,便宜,懒得自己做了,小高不吃单位食堂,来咱们小区吃饭啦?”
“我也觉得好吃,所以喜欢来换换口味。”
这时候运着刻有新M村的景观石的卡车正好路过食堂,也许是因为这块县政府捐的石头比较重的缘故,运这块石头的卡车像是驼重物的骡子一样上气不接下气。
谭书记指着那块景观石说:“现在新村马上马上要竣工了,有没有发现新村建成之后我们就是在M镇的M村了,有没有发现村名和镇名重名了。”
“我听徐镇长说了,说是大家从前都是M村的人。”
“没错,事情是这么来的,从前大家都住在山上,山上凉快,山下炎热,胆子大的人发现在山上虽然舒坦,不过种不了什么赚钱的东西,就有胆子大的人下山种热带水果,发了小财,慢慢的就有大量的人搬下山了,后来人越来越多,聚集地就被规划为M镇。”
高旗恍然大悟的说:“原来是这么来的啊,这可真是一段奋斗的故事。”
谭书记摇头笑了笑,说道:“后来嘛,当然是因为这里交通不便、落后的因素成了贫困镇,贫困村,但大家都在记得这段故事,现在大家算是都下山了,这就像当年下海一样。”
谭书记说着,深情的看着夕阳之下的洒满晚霞之光的小区,在他眼里似乎不是晚霞,而是代表希望的朝霞。
喜欢。
第181章 就地务工,产业升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