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吐蕃?”
     李世民轻轻的从嘴里念出这两个字,然后再次陷入到了沉思。
     房俊看着李世民陷入沉思,他并没有开口。
     至于为何房俊这么说,那是因为作为了解历史的他知道,吐蕃才是大唐的一生之敌。
     甚至在唐代宗时期,吐蕃直接占领了大唐的都城长安。
     古人对地图的概念很模糊,他们甚至连自己的国家有多大都不知道,就更别说了解其他国家了。
     至于房俊为何会在今天提起吐蕃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发现李世民对高句丽的执念太深了。
     这样下去,大唐可能依旧会往老路上走,甚至因为李世民的执念,世家可能早已做好了应对之策。
     他们可不会再让隋炀帝的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
     毕竟当初虽然除掉了杨广,可世家的实力同样受到了很大的损耗。
     如果在发生一次,那他们对皇权的影响力就有可能下降到最低,甚至是消失,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说说你对吐蕃的看法吧!”
     沉默良久的李世民,同样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他感觉到房俊对吐蕃同样执念很深。
     他在第一次见到禄东赞的时候,李世民就感觉出来了,对于其他国家,房俊虽然也没什么好脸色,但绝对没有面对吐蕃时的那种忌惮之感。
     与其说房俊时对吐蕃有忌惮,倒不如说他是对于禄东赞有忌惮。
     这位吐蕃的千古大相,实在是给吐蕃带来了太大的变化。
     一场和亲不仅把中原精髓文化全部吸收到了吐蕃之中,更是大力发展吐蕃。
     这让吐蕃在未来的几百年间都一直存活了下来,房俊不忌惮才怪那。
     面对李世民的追问,房俊知道如果仅凭语言根本没什么说服力。
     这个就相当于两个同样自信的人,他们都善于辩论,那么靠嘴的话,两人绝对谁都说服不了谁。
     因为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而不是选择相信别人。
     “陛下请跟我来!”
     说完这句话,房俊站起身来,他带着李世民走进了一间书房,在书房的一面墙上,李世民看到了一张让他震惊的地图。
     只见这张地图之上,不仅画出了大唐如今的面积,更是把周围国家全都展现了出来。
     高句丽,吐谷浑,残部的薛延陀,西突厥,契丹,吐蕃,全都被标注了出来。
     这张地图虽然不是非常的精确,可是却非常直白的呈现在了李世民的眼中。
     这也让李世民第一次知道原来大唐周围的国家竟然这么多,吐蕃原来已经占领了那么大的一块面积。
     西突厥虽然远可竟然比吐蕃的面积还要大,高句丽在这其中还真是弹丸小国。
     而吐谷浑在大唐和吐蕃的夹缝中还在顽强生存,这一系列的画面让李世民终于明白了房俊的意图。
     相比于高句丽,吐蕃犹如一块镶在大唐地盘上的钉子,如果不拔出他,那吐蕃随时可以咬伤大唐一口。
     相比于李世民的震惊,房俊接下来的话更是震撼到了李世民。
     “陛下,如今的吐蕃还在偏居一隅,但是吐蕃对中原觊觎不是一天两天,一旦让他们发展起来

第229章 两国论(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