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手中书信拆开,一目十行的阅读起来。
     但只是一眼,其脸上的表情便是一滞,旋即不自觉挺直了腰背,喉咙深处不断涌现着不知所谓的咕咕声。
     这书信的正文极为简单,拢共只有六个字:元辅,首善书院,但最后落款却是魏忠贤...
     原来如此!
     难怪刚刚那一身寻常百姓打扮的汉子对自己没有半点敬意,其分明是隶属于东厂的番子。
     而其口中的34;魏大人34;,则是当今天子于浅邸时期的心腹大伴,如今奉命掌管御马监的大太监魏忠贤!
     与此同时,阮大铖也迅速理解了这书信内容的真正含义,脸上露出了一抹纠结之色。
     近些时日,朝中东林以34;红丸案34;向首辅方从哲发难之事,似他这等人微言轻的给事中也是有所耳闻。
     按照常理来说,饱受舆论争议的首辅方从哲随时有可能去职还乡,以天下堵士林悠悠之口。
     但眼下,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天子意志的大太监魏忠贤却是派人找到了自己,并且强调了34;首善书院34;。
     作为东林党的一员,阮大铖自是知晓这34;首善书院34;乃是前些时日刚刚抵京赴任的大理寺卿邹元标前些年于京师讲学时创建的书院,与34;东林书院34;关系密切。
     但早在万历七年,彼时的首辅张居正便下令封禁全国各地的书院,以杜绝34;党争34;。
     故而若是严格追究起来,这由邹元标亲自督建的34;首善书院34;可是违禁之事呐...
     想到这里,阮大铖便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仿佛已然预料到了未来朝局的重大变故。
     如若首辅方从哲已然得到了天子的支持,并且授意以34;首善书院34;一事发难,才刚刚回京赴任的东林大佬邹元标必然要34;引咎辞职34;。
     如此一来,首辅方从哲必将重新赢回朝野的主动权,甚至令咄咄逼人的东林党铩羽而归。
     可贵为御马监提督太监的魏忠贤,为何却偏偏找上了自己?一阵风起,衣衫单薄的阮大铖不免有些迷茫。
     但不过几个呼吸的功夫,阮大铖便意识到其中关键,胸口因为过于激动,不断的起伏着。
     他因为受到左光斗及杨链等人的连累,早已被朝中挥斥方遒的孙慎行等人视为眼中钉,再难有出头之日。
     他倘若想要有一番作为,必须要34;扳倒34;东林,并且寻求到新的靠山,就像简在帝心的左光斗和杨链二人一样。
     而自己手中这封34;沉甸甸34;的书信,便是魏太监送给自己的34;投名状34;!
     没有过多犹豫,在想清楚其中34;关键34;之后,本是有些颓败的阮大铖下意识的整理起身上凌乱的衣衫,随即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此间街道。
     当务之急,他需要第一时间去面见首辅方从哲,为其34;指点迷津34;,而不是前往礼部署衙,感受周遭袍泽既怜悯又幸灾乐祸的眼神
     背叛东林又如何,这所谓的34;东林君子34;他早就当腻了。
    喜欢。
  

第217章 投名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