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死前没闭眼,昨夜在梦里对我笑,说‘快回家!”
“这是护身符!谁拿谁就能活着回去!”
军营深处,越来越多的人悄悄藏起这块刻字军牌,像藏起一颗不肯熄灭的火种。
而就在这暗流汹涌的第三夜——
敌营深处,忽有火光冲天。
一队影鸦卫围在火堆前,手中兵符投入烈焰,黑烟滚滚升腾。
为首之人仰天高呼,声裂长空:
“我们是大梁人!”
话音未落,数道黑影自暗处扑出,刀光如电。
火光映照下,那首领满脸是血,却仍死死攥着半块烧焦的军牌,上面隐约可见“赤焰”二字。
风,忽然停了。
雪,又开始落了。
火光中,那双眼睛,望向风脊岭方向,像在等待一声——
接令。第300章 破瓮出声,谁在喊接令?(续)
火光未熄,尸首横陈。
敌营西角的柴堆仍在燃烧,黑烟裹着焦臭冲上夜空,像一条垂死的龙蜷缩在雪幕之中。
十余具尸体倒在灰烬旁,皆是影鸦卫精锐,脖颈断裂、胸口穿洞,死状惨烈。
而那领头之人,半边脸已被刀锋削去,血肉模糊,却仍以残臂撑地,仰面朝天,口中嗬嗬作响,仿佛最后的气息仍在拼尽全力嘶喊——
“韩左使没死!他在等我们!”
风卷残火,雪落如刀。
数十步外,一道黑影立于屋脊,斗篷翻飞,眸光冷厉如霜。
牛俊逸站在高处,指尖轻扣折扇,目光穿透烟雪,落在那枚被血浸透却始终未松开的半块军牌上。
他唇角微扬,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人心一旦醒转,刀都挡不住。”
身旁,麴云凰披着玄铁轻甲,寒风吹动她额前碎发,露出一双燃着烈焰的眼。
她看着那具不肯倒下的尸首,心头剧震。
不是悲悯,而是共鸣——那声音,那执念,像极了当年她躲在乱葬岗中,听着亲族尸骨被野狗啃噬时,仍死死攥住父亲战旗的模样。
“他们不是叛军。”她喃喃道,“他们是被埋了五年的火种,只差一声更鼓,就能燎原。”
牛俊逸侧目看她,眸光微闪:“所以,我们要再敲一次钟。”
话音未落,远处风脊岭方向忽有火光连闪三下——是暗号。
韩烈的人,又归了一批。
与此同时,风脊岭主营帐内,烛火通明。
韩烈独坐帅案前,帐中已聚起五百余将士,皆是昨夜今晨陆续来投。
他们衣甲不整,有人脚上还缠着破布,可眼神清明,杀意如铁。
韩烈一言不发,只缓缓解开母亲临终前留给他的旧布包。
布包泛黄,针脚凌乱,像是颤抖的手缝制而成。
一层又一层,仿佛藏着不愿示人的痛。
终于,最后一层掀开。
一枚锈迹斑斑的腰牌静静躺在掌心——“麴家亲卫·左翼统辖”,七个刻字虽已模糊,却如雷贯耳。
那是他父亲战死沙场后,从尸山血海中抢回的遗物,也是他十五年来贴身携带、从未示人的信物。
他起身,大步走向帐中央的木柱,抽出腰刀,一刀钉入。
腰牌悬于正中,如旗不倒。
“今晚,”他声音沙哑,却字字如锤,“我要写一份名单——所有愿随我反攻旧营、亲手斩开背叛之门的人,名字,刻在牌后!”
帐内死寂一瞬。
随即,一声闷响——一名断指老兵扑通跪地,重重磕头:“李大锤,愿随将军赴死!”
又一人解下头巾,露出额上烧伤的“叛”字烙印:“张七郎,父辈死于冤狱,我今日归来,只为正名!”
第三个、第四个……一个个名字报出,一声声誓言落地,如战鼓擂心。
烛影摇红,刀光映脸,那枚锈牌在风中轻颤,仿佛听见了五年前覆灭之夜,那些未能闭眼的英魂,在低声回应。
而千里之外,幽冥主峰。
主殿之内,黑玉案几轰然碎裂!
阁主一掌劈下,木屑纷飞,眼中怒火几欲焚天。
他死死盯着跪地禀报的密探,声音如毒蛇吐信:“给我查!”
“查那夜夜响起的更鼓从何而来!”
“查风脊岭上是谁在吹童谣!”
“查……到底是谁,在敲更?!”
密探伏地颤抖,不敢抬头:“启、启禀阁主……昨夜市集流出数百枚旧军牌,背面刻字……似有蛊惑之效……”
“荒谬!”阁主怒极反笑,“区区破铁,也能乱军心?”
可话音未落,殿外忽有急报传来——
“西大营……三十七人携械出逃,临行前焚毁兵符,高呼‘接令于桃树下……”
“东哨所……发现密信,署名……‘韩字。”
阁主猛然站起,脸色骤变。
那一瞬,他仿佛听见了某种东西正在崩塌的声响——不是城墙,不是军令,而是人心。
风未止,雪未停。
可有些火,一旦燃起,便再无法扑灭。
喜欢。
第300章 破瓮出声,谁在喊接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