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掌柜按照李勇的指示,特意安排宋应星这帮人去南昌水泥厂34;考察34;——名义上是为了满足领导的好奇心,实际上就是让34;科学怪人34;去开开眼界。一行人坐在气派的新式四轮马车上,沿着旧官道前行。宋应星这个机械狂魔,一开始还觉得这马车跟普通马车没啥区别——不就是多了两个轮子嘛!可等马车驶上新建的水泥路,宋应星瞬间眼睛发光:34;这...这路面!34;他激动得差点从马车上跳起来,34;这平整度简直不可思议!马匹拉车居然毫不费力,转弯时更是流畅得像在冰面上滑行!34;这位理工男立刻意识到:这水泥路里藏着大秘密!马蹄与路面的摩擦力、车辆的平稳性、转弯时的向心力...这绝对是一项革命性的工程技术!宋应星摩拳擦掌:34;我得好好研究研究,这绝对能颠覆传统运输方式!34;李勇在历史科技领域的大牛人面前,兴奋地开始装X,他详细解释了转向装置和轴承的原理。宋应星开始对金山的工厂充满了期待。
在前往南昌府的途中,王掌柜向李勇介绍,南昌府的官道水泥路建设,遵循老规矩,官府以旧官道作为投资,地方上有声望的商人、地主以及乡绅出资金,各占一半股份,金山公司提供原材料,不参与投资。君不见,二十世纪末期,东大就一个收过路费政策,全国人民热情高涨,直接把全国变成大工地,收费期到了,还继续不辞辛劳坚持收费,你说这个热情高不高,在今天江南,如果现在李勇敢站出来说,不准再集资修路,相信他绝对活不过今夜,估计崇祯来都够呛,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种既能明着和站着赚钱,还得百姓赞扬的善政,你当我们的各地贪官傻啊。
合资水泥厂的股权结构稍显复杂:金山持有20%的股份,南昌府官员持有30%,而南昌刘家则持有50%的控股权。刘家的现任家主是刘一燝,尽管他身处北京,但他是当朝的吏部尚书。刘一燝(1567年-1635年),字季晦,江西南昌人,是晚明时期的政治显要。他与叶向高、左光斗并称为辅政大臣,共同执掌朝政,历经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四朝。特别是在熹宗朝初期,他担任内阁首辅。崇祯初年,随着魏党势力的衰退,他得以恢复原职。之后,他接连被提拔,最终担任了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等要职。
在南昌北面梅岭的山坳中,冲天的火光已经升起。百余位工匠赤膊上阵,围绕着三十六座青石窑,水汽蒸腾,石灰灼烧的气味弥漫,使得每个人的面庞都染上了灰白。在窑口外,如小山般堆积的黏土与石灰石正被牛车拉向碎石机,铁制的齿轮咬合转动,发出刺耳的吱嘎声。
“开启第三窑!”随着工头的一声怒吼,十余名壮汉踏着炽热的铁梯冲上窑顶。他们挥舞铁钩,撬开窑门,顿时滚出数十筐暗红色、岩浆般的半成品。这些黏稠的物质被迅速倒入石臼中,工匠使用搅棍,用力搅拌,直至将粗糙的矿渣与熟料混合成团。在远处的河滩上,数百名妇女正将湿泥装入模具,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与夯土号子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
当太阳升至中天时,刘家派出的小刘掌柜,掀开了最大的地窖盖进行检查。在扑面而来的热浪中,十万斤青灰色的水泥正在陶瓮中缓慢结晶,表面已经凝结成镜面般光滑的薄层。他捻着胡须,面带微笑地说:“按照这个速度,年底前,完成南昌府整个官道的铺设,没有问题!”
小刘掌柜事先得知,金山商会的大东家将至,在一行人抵达厂区之际,便立即展开了热情的接待。不要脸的李渣男,再次在科技领域的牛人面前持续装X,将他有限的存货再次展示,夸张的说,经过实验基地上百次的反复实验,发现黏土与石灰石经过破碎、煅烧、搅拌、静置结晶后,便能生成水泥。宋应星连连点头,赞不绝
第110章 地方融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