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6章 东攻西守[2/2页]

水煮大明 嗒嗒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火枪覆盖。
     第三阵是预备决胜队(打酱油组合):肥前松仓胜家人压阵,丰后大友吉统3000人携铁炮隐蔽侧翼,筑后有马晴信3000轻骑游弋河岸——此阵专待幕府军疲敝时发动雷霆一击。
     汤克严立于中央高台,汤正、新佑卫门、一把刀、蔡六在身后站立,后面是精锐的太湖营300人,海盗营300人拱卫高台左右。七万旌旗在旭川河风中猎猎作响,三阵如铁锁连环,静候幕府军的进攻。
     浓雾如褪色的水墨画般缓缓消散,旭川河两岸的胸墙骤然显露真容。这些临时构筑的防御工事堪称工程学奇迹——底部是夯实的黏土堤坝,上部架设着交错排列的竹篱笆墙,每道篱笆间隔半尺便开有鸽卵大小的射击孔。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霭,整个河面顿时化作沸腾的熔炉:幕府军的铁炮足轻以四人为组,采用34;三前一后34;阵型(三人装填射击,一人传递火药);倒幕军的红夷大炮则架设在特制的木制炮车上,炮口微微上扬,瞄准着河心泛起的粼粼波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放!34;随着德川忠长一声令下,数千道火舌同时从东岸喷涌而出。铅弹与铁砂呼啸着撕裂晨雾,在河面上激起无数水柱,倒幕军也开始果断还击。这场持续两小时的34;烟火表演34;堪称军事艺术的荒诞剧:幕府军的铁炮足轻每射击五轮便集体后退装填,倒幕军的铁炮则因装填繁琐只能维持每半分钟一次的齐射。当硝烟散尽时,河滩上仅散落着百余具尸体——其中大半还是被流弹误伤的运输役夫。武藏藩酒井忠世的旗本武士冷笑:34;这便是西戎所谓的火器之利?34;
     家光将采配重重顿地:34;第一阵,渡河!34;骏河藩德川忠长的赤备骑兵率先卸甲,将竹制拒马推入河中架设临时浮桥。名轻装武士呐喊着冲向对岸,却在距河岸百米处遭遇灭顶之灾——倒幕军的燧发枪手突然从竹篱笆后现身,以精准的三段击轮番扫射。德川忠长的坐骑被铅弹贯穿前蹄跪地,他本人则被亲兵抬着在弹雨中艰难前进。34;让开!34;武藏藩酒井忠世挥舞黄金饰刀亲自冲锋,却在即将踏上浮桥时被流弹削去半边手掌。短短半个时辰,第一阵已损失近千人,河面上漂浮的断箭与破碎铠甲随波逐流,宛如一场诡异的祭典。
     当第一阵残部终于登上西岸时,胜利的幻象骤然破碎。岛津忠恒隐藏在阵地后的三千燧发枪手突然现身,以标准的荷兰式三段击发起致命打击:第一排跪射,第二排立射,第三排装填,循环往复如死神镰刀收割麦浪。长州毛利辉元和肥前藩松仓胜家的火枪队更在竹篱笆后架设34;九曜星阵34;(九个三角形射击小组),将幕府军的前进路线切割成死亡迷宫。德川忠长的残兵在弹雨中组成环形防御圈,渐渐不支。幸好武藏藩4000火铳手冲上西岸,开始发射改装后的34;大筒34;(巨型火绳枪),这种填充铁砂的武器能在百米外制造出死亡弹幕。34;撤!34;随着酒井忠世嘶哑的怒吼,残存的8000赤备武士丢弃旗帜开始败退。
     在双方火铳对射半小时后,武藏藩的火铳手大量杀伤倒幕军后,自身也是损失惨重,好在相模藩北条氏规的8000弓箭手支援上来,但也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些曾以34;流镝马34;技艺自豪的武士,此刻被迫扛着竹制盾牌登上西岸。当他们试图以传统弓箭对抗燧发枪时,他们被岛津忠恒和毛利无辉两个老狐狸算计了,这时上万的燧发火铳以三段击,发起猛烈的反击,弓箭手的阵形开始出现混乱,河水已被染成红色,这是惨遭最可怕的“半渡击”。当硝烟散尽时,河岸边堆积的尸体呈现出诡异的焦黑姿态,交换比定格在惊人的1:5——每名倒幕军伤亡,都换来了五名幕府军的性命。
    喜欢。
  

第196章 东攻西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