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汴梁城,皇城崇政殿内,
皇帝赵桓正独自批阅着面前的奏札,就见一个宦官内侍,疯了一样跑进来……
还没等赵桓出声呵斥其不够端庄的放肆,就听见公鸭嗓还在门口就开了腔!
“官家,不好了!河东路的镇朔军反啦!”
赵桓心中猛的停跳了一下!……
他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他望着身侧的大宋行政图,目光聚焦河东路一隅,心中暗道:
“父皇说的果然没错,这等武夫,确实不可信任!”
“来人,传太宰,少宰,尚书右丞,并各部尚书!……”
皇帝赵桓只是稍微停顿,眼神中一丝疑惑渐起,又道:
“还有种师道!”
……
崇政殿外,几个小黄门领了差事,立刻谦卑屈身的弯着腰,快速在殿外穿行而过
“听说了嘛,官家要传那个姓种的进崇政殿议事!”
“姓种的?他?……他不是才来汴梁没几个月……他要进中枢了?”
听见身后的小黄门议论纷纷,管事的太监厉声呵斥!
“闭嘴!”
“你们几个吃豹子胆了!?敢非议大臣,都不要命啦?”
几个小黄门被管事的太监一顿呵斥,连忙躬身认错,快步跑快
……
呵斥几个小黄门的太监,见身边人已经走散,再无人影,转身背对着宫墙阴影处,自言自语道:
“你都听到了?……”
一句话落地,没人回应他,却有一袭阵风刮过,伴随着布料抖落的声音,飘至宫墙另一侧……
……
崇政殿内,几个胡子花白的老者并列一排,姿态恭敬的向着自己面前的皇帝赵桓
“官家,那镇朔军蒙受皇恩,却不思报效,背反朝廷!当即刻发兵剿灭!”
“臣附议……”
“臣附议……”
……
为首的李邦彦一开口,身后余下众人纷纷出声符合,唯独一侧的李纲,种师道默不作声
李纲见殿内众口一词,这一刻,他分辨不清,这李邦彦到底是出于公心还是打压武将的私怨:
“太宰莫急,此事太过蹊跷,我闻户部同僚提起过,那镇朔军刚刚向朝廷索要军饷军粮,而为何此时什么都没到手,便反了,事出蹊跷,还是查实为好!”
见李邦彦不说话,李纲再上前一步道:
“官家,此事蹊跷,有待追查……”
说着话,他撩眼皮偷看皇帝赵桓的表情
为官之道,必以揣测上意为尊,若是不知道上位是怎么想的,说话冒冒失失,则一事无成
李纲猜测,此时最不希望镇朔军背反的,就是皇帝赵桓
先不说那镇朔军是否割据,只要他立在那,就是一支能与金人相抗的禁军,即便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也不至于公开与朝廷翻脸这般让朝廷被动
直接公然反了,那全天底下最吃亏的人,莫过于自己面前的皇帝……
基于这种根本利益的考量,李纲十分确信,自己出言追查事因,定能贴合上位心中所想
……
不等皇帝赵桓说话,李邦彦开口逼问:
“李大人!人证物证俱在,你说,还怎么查!”
李纲见李邦彦咄咄逼人的气势,不愿与之在圣驾前撕扯的过于难看,绵里藏针的安抚道:
“太宰息怒……”
“我没说那镇朔军一定不会反,我也没说他会反,我只是觉得突兀”
“您想啊,如果您是那镇朔军,您是等着粮饷到手再反,还是现在就反?……”
第324章 有人,见不得朝廷好![1/2页]